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汉晋时期长江流域出土胡人俑的初步考察

发布时间:2020-11-17 22:49
   “胡人”在汉晋时期,是指我国古代西部、北部及西域各族人,此外还包括印度。汉晋时期,伴随着中西之间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大量胡人流寓到中国境内。表现在考古学文化上,从东汉时期在长江流域的墓葬中开始出现以胡人俑随葬的现象。那么作为这一时期新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作为直接体现外来文化的胡人形象,以俑的形制随葬在长江流域墓葬之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文化信息? 本文在全面梳理出土胡人俑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胡人俑的造型特点,将其分为乐舞百戏俑、胡人灯俑、侍从俑、胡僧俑四类,并依次进行论述。指出其分布地域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有着较大的变迁,东汉时期集中出土在长江上游地区,而三国两晋时期则多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其所包涵的文化信息,本文着重对乐舞百戏俑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一方面是对墓主人身前生活的再现以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也集中体现了墓主人对于“来世生活”的设想和寄托,折射和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丧葬思想。同时,本文对于所见的胡人灯俑也进行了浅要的分析,指出所塑造的部分胡人灯俑形象可能与《淮南万毕术》中所载的“螈脂燃灯巫术”有关。 本文在汉晋时期胡人徙居长江流域的路径问题上,着重分析了尚未引起学者重视的两条路线,其一是连接中原北方地区和长江沿线的交通孔道,其二是沟通交广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零陵桂阳峤道。指出这个时期部分胡人是从中原 北方地区而辗转抵达长江沿线的,有的则是沿零陵桂阳娇道进入到长江流域 的。 此外,本文还对徙居长江流域的胡人成分进行了论述,指出抵达长江流域 的胡人除了乐舞百戏胡人和僧人之外,还有大量的胡商和胡兵。 关键词:长江流域汉晋时期 胡人俑 不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K875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汉晋时期胡人俑研究现状的综述
    1、“胡”和“胡人”的有关记载及相关讨论
    2、对汉晋时期考古材料中所见胡人俑及胡人形象的论述
三、汉晋时期长江流域所见胡人俑的基本资料
    1、长江上游地区胡人俑的基本资料
        (1) 四川省
        (2) 重庆市
        (3) 云南省
        (4) 贵州省
        (5) 陕西省
    2、长江中游地区
        (1) 湖北省
        (2) 湖南省
        (3) 江西省
    3、长江下游地区
        (1) 安徽省
        (2) 江苏省
        (3) 浙江省
四、胡人俑的类型、年代及区域特点
    1、乐舞百戏胡俑
    2、胡人灯俑
    3、侍从俑
    4、胡僧俑
五、胡人徙居长江流域的路线
    1、与中原北方地区的联系
    2、零陵桂阳峤道的开通
六、汉晋时期徙居长江流域的胡人成分
七、从出土乐舞百戏胡人俑看汉晋时期的社会生活及丧葬思想
八、结语
图录(一至八)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索德浩;;峡江地区汉晋墓葬考古发现与研究[J];江汉考古;2008年01期

2 索德浩;刘雨茂;;汉代胡人形象面具考——从成都金堂李家梁子M23出土一件胡人形象面具谈起[J];考古与文物;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瑞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陆路丝绸之路上的胡商[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索德浩;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2 苏钰;中国早期佛教图像地域特征及其成因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陈晓飞;漓江流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帆;汉代乐舞百戏俑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8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88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