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十国墓葬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03:36
   目前已公开发表的十国墓葬有百余座。以往的学者虽多有研究,但始终缺乏对其全面的收集整理,并且在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墓葬等级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 本文收集了已发表的全部共130余座十国墓葬,进行了墓葬类型与随葬品组合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十国帝陵间的异同、各国墓葬等级进行研究,并对十国墓葬的总体文化特征、区域特征、时代特征以及与葬俗相关的几个问题作出探讨。 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十国墓葬发现与研究述评。简单回顾了十国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史,在肯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指出不足。 第二部分,墓葬类型划分。对十国墓葬的形制进行统一划分;并在此基础上,逐一对各国存在的墓葬类型及其在葬具、装饰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总结。 第三部分,随葬品组合考察。结合墓葬形制,对各国墓葬随葬品的质地与器形进行介绍;进而归纳各国墓葬随葬品的常见组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器物组合与墓葬形制的对应关系。 第四部分,帝陵比较分析。从选址、墓壁与棺床的建材、主室的数量、形状与布局、墓壁与棺床装饰、玉册出土情况等五个方面,对目前发现的八座十国帝王陵墓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异同,并结合文献对异同存在的原因进行解释,同时,也对一些未知情况作了合理推测。 第五部分,墓葬等级研究。利用墓主人身份明确的墓葬,分别从墓葬形制与随葬品组合两个方面对各国墓葬的等级进行探讨。 第六部分,相关问题探讨。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十国墓葬的总体文化特征、区域特征、时代特征以及与葬俗相关的几个问题作出探讨。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K878
【部分图文】:

青瓷,吴国,铜镜,墓葬


图十一 吴国南唐墓葬甲组器物图 碗 5 盘 6 执壶 7 四耳罐 8 盒 9 盏托 10 钱币 11 铜镜 12 铁剪 13 银手镯(其中,瓷,2 是黄瓷,3 是素烧瓷,4、8 是白瓷,5 是青白瓷,7 是褐瓷)(出土单位:1、11 九江周一、7、10 安徽青阳砖墓;4、6、8—9、12 连云港 82LZM1;5 江西会昌砖墓)

白瓷,青瓷,脱漆,镜盒


图十三 吴国南唐墓葬丙组器物图1—2 白瓷碗 3 釉陶双耳罐 4 白瓷执壶 5 白瓷洗 6 白瓷高足杯 7 白瓷盘 8 白瓷枕 9 青瓷执壶10 青瓷碗 11 青瓷盏托 12 青瓷唾盂 13 漆盘 14 银平脱漆镜盒 15 漆盏托 16 木俑 17 铁剪18 钱币 19 铜镜 20 金镶玉步摇(出土单位:1 连云港 82LZM4;2、13—15 常州半月岛砖墓;3—6、16—20 合肥汤氏县君墓;7—8 连云港王氏墓;9—12 镇江何家门砖墓)

白瓷,吴国,墓葬,银发


图十三 吴国南唐墓葬丙组器物图瓷碗 3 釉陶双耳罐 4 白瓷执壶 5 白瓷洗 6 白瓷高足杯 7 白瓷盘 8 白瓷枕 9 青碗 11 青瓷盏托 12 青瓷唾盂 13 漆盘 14 银平脱漆镜盒 15 漆盏托 16 木俑 19 铜镜 20 金镶玉步摇(出土单位:1 连云港 82LZM4;2、13—15 常州半月岛砖墓;0 合肥汤氏县君墓;7—8 连云港王氏墓;9—12 镇江何家门砖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岩;“读卖新聞”实施全国舆论调查 百分之八十国民认为日语混乱[J];日语知识;2000年09期

2 罗二虎;试论古代墓葬中龙形象的演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3 唐际根;墓葬研究与中国文明探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何德亮,牛瑞红;枣庄建新大汶口文化墓葬分析[J];中原文物;1996年04期

5 Е·В·科维切夫,谢志民;奥洛维扬纳亚火车站周围地区的中世纪墓葬遗存[J];北方文物;1996年01期

6 克劳斯·艾尔迪 ,贾衣肯;从北方蛮人(公元前8世纪)和匈奴墓葬看古代匈牙利人的丧葬习俗[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7 谢尧亭;杨及耘;;等级分明的墓地[J];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2期

8 马林;富拉尔基辽代墓葬考[J];理论观察;1988年05期

9 韦正;简论西晋时期的南北士族墓葬[J];东南文化;1994年04期

10 刘畅;神秘的沙漠小河墓地[J];科学大观园;2005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尧亭;晋南地区西周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宋江宁;区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陈畅;岱海地区战国时期墓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玉莲;墓葬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5 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余静;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魏坚;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华玉冰;中国东北地区石棚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胡保华;中国北方出土先秦时期铜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俊杰;4-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蜀蕾;十国墓葬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崔钧平;余家河东周墓葬分期及相关问题探讨[D];西北大学;2011年

3 金君利;两河流域欧贝德文化时期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赵明星;宋代仿木构墓葬形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杨涛;隋唐两京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安立环;激进政治经济学派述评[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晓辉;北方地区隋唐墓葬的分区与分期[D];吉林大学;2004年

8 盛之翰;关中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冬楠;晚期巴蜀文化出土兵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成;东周时期葬用马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8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88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