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国内游客感知和游后行为研究 ——以开封市清明上河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07 18:16
主题公园作为一种主题鲜明、发展迅速的游乐场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吸引了许多企业、政府、学者和相关机构的关注。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主题公园是目前乃至未来国际旅游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但主题公园也是一种高投入的旅游项目,维持费用高,要求的门槛游客量也较高,而在当今顾客是上帝的时代,面对众多的旅游景区景点,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究竟游客会选择什么样的旅游景区,主要取决于旅游者,取决于游客的感知和游后行为。但有关主题公园游客感知和游后行为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对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影响了主题公园更好的发展。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提出的。全文共分7章:第一章,引言。主要论述了选题之缘、研究的问题和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和文献综述。主要回顾和总结了游客感知和游后行为研究文献。根据文献回顾分析,本论文选取开封清明上河园这一主题公园为案例,对其游客感知和游后行为进行研究,其意义在理论方面,一是有望拓展并深化我国主题公园游客感知和游后行为这一目前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二是引入并探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三是在此基础上,可以为进一步建立我国主题公园游客感知和游后行...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明上河园景区示意图
为人地感知和人人感知。人地感知主要影响旅游者的感官感受,特别是视觉感受而旅游地的人人感知则会深刻的影响到旅游者的内心感受,乃至整个旅游经历的最后满意度。可以说,人地感知形象为旅游者“愉目”,人人感知形象为旅游者“愉心”[102]。目前有关游客感知和游后行为研究的模型相对比较单一。学者们主要研究游客的感知质量或期望与游客满意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同时考虑游客期望、感知感知价值、态度、满意和游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我国学者汪侠、梅虎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ACSI)模型的核心概念和架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我国旅游地游客满意度(TDTS)模型(如图 8)[28]。
游后行为的关系,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事物(人、事、物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人们的内心体验,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对人的行为有指导性和动力性影响[103]。而且模型在游后行为方面,仅仅把游客的行为限定为忠诚和抱怨,不免有偏颇之嫌,因为一是这两个选项不是完整的对等关系,游客忠诚包括绝对忠诚、虚假忠诚、潜在忠诚和缺乏忠诚四类[104],这里仅仅把游客忠诚等同于绝对忠诚;二是这两个选项不能概括完游客的所有游后行为。除此之外,在研究题项的选取上,各个模型的指标体系也不相同,这就限制了模型研究结果的广泛应用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与满意度实证分析——开封市旅游目的地案例研究[J]. 陈玉英.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
[2]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TSD模型研究[J]. 赵丽丽,南剑飞.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6(11)
[3]感知距离对旅游目的地之形象影响的分析——以五大旅游客源城市游客对苏州周庄旅游形象的感知为例[J]. 张宏梅,陆林,章锦河. 人文地理. 2006(05)
[4]旅游目的地游客体验质量评价性研究——以北京入境游客为例[J].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 北京社会科学. 2006(05)
[5]度假型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度提升模式研究[J]. 安士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6]基于灰色系统的成熟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为例[J]. 涂玮,任黎秀,吴兰桂,谢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7]我国旅游理论“综述研究”现状及其影响评价[J]. 罗文斌,付淑礼.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7)
[8]旅游者态度研究[J]. 祁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9]喀纳斯游客旅游感知调查研究[J]. 刘旭玲,杨兆萍,李欣华. 干旱区地理. 2006(03)
[10]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e. 生态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 卢小丽.大连理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D]. 吴雪飞.浙江大学 2002
[2]旅游主题公园发展研究——以大连深圳两地对比分析为例[D]. 黄颉.辽宁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03698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明上河园景区示意图
为人地感知和人人感知。人地感知主要影响旅游者的感官感受,特别是视觉感受而旅游地的人人感知则会深刻的影响到旅游者的内心感受,乃至整个旅游经历的最后满意度。可以说,人地感知形象为旅游者“愉目”,人人感知形象为旅游者“愉心”[102]。目前有关游客感知和游后行为研究的模型相对比较单一。学者们主要研究游客的感知质量或期望与游客满意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同时考虑游客期望、感知感知价值、态度、满意和游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我国学者汪侠、梅虎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ACSI)模型的核心概念和架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我国旅游地游客满意度(TDTS)模型(如图 8)[28]。
游后行为的关系,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事物(人、事、物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人们的内心体验,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对人的行为有指导性和动力性影响[103]。而且模型在游后行为方面,仅仅把游客的行为限定为忠诚和抱怨,不免有偏颇之嫌,因为一是这两个选项不是完整的对等关系,游客忠诚包括绝对忠诚、虚假忠诚、潜在忠诚和缺乏忠诚四类[104],这里仅仅把游客忠诚等同于绝对忠诚;二是这两个选项不能概括完游客的所有游后行为。除此之外,在研究题项的选取上,各个模型的指标体系也不相同,这就限制了模型研究结果的广泛应用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与满意度实证分析——开封市旅游目的地案例研究[J]. 陈玉英.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
[2]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TSD模型研究[J]. 赵丽丽,南剑飞.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6(11)
[3]感知距离对旅游目的地之形象影响的分析——以五大旅游客源城市游客对苏州周庄旅游形象的感知为例[J]. 张宏梅,陆林,章锦河. 人文地理. 2006(05)
[4]旅游目的地游客体验质量评价性研究——以北京入境游客为例[J].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 北京社会科学. 2006(05)
[5]度假型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度提升模式研究[J]. 安士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6]基于灰色系统的成熟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为例[J]. 涂玮,任黎秀,吴兰桂,谢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7]我国旅游理论“综述研究”现状及其影响评价[J]. 罗文斌,付淑礼.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7)
[8]旅游者态度研究[J]. 祁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9]喀纳斯游客旅游感知调查研究[J]. 刘旭玲,杨兆萍,李欣华. 干旱区地理. 2006(03)
[10]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e. 生态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 卢小丽.大连理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D]. 吴雪飞.浙江大学 2002
[2]旅游主题公园发展研究——以大连深圳两地对比分析为例[D]. 黄颉.辽宁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03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0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