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04:09
中国的旅游本科教育发端于70年代末期,第一所旅游院校建立于1978年。在过去的20多年中,尤其是90年代,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取得了平稳而迅速的发展。早期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导致课程涵盖了学科的方方面面。尽管直到现在,旅游教育仍以教师为中心,多半旅游教育课程都是从教师的学历背景及教育机构的起源发展起来的。授课也主要是根据教师的需求而不是市场的需求或学生的就业需求。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教育为中心的实践活动存在许多弊端,从而影响了中国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旅游教育将培养出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旅游人才市场上,都需要拥有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在知识运用和技能操作方面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旅游人才。本文正是从这一理解出发,本着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原则,考察我国本科旅游教育培养目标的现状,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旅游人才国际化为背景,构建当代中国新型旅游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言阐述了论文的主题和选题,指出了文章研究的实用价值与理论价值,对与本文研究范围内有关文献进行评述和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相关理论问题研究,对相关...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与选题
1.1.1 地位与错位
1.1.2 存在问题
1.1.3 选题的确定及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总体状况
1.2.2 主要问题
1.3 研究范围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重点
1.4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
2.1 本科教育
2.1.1 基本内涵
2.1.1.1 本科和本科教育
2.1.1.2 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关系
2.2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2.2.1 培养目标概念
2.2.1.1 目标与培养目标
2.2.1.2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
2.3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2.3.1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2.3.2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第3章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剖析
3.1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3.1.1 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透视
3.1.2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
3.2 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人才跨度大,定位过宽、层次不分明
3.2.2 目标空泛,难以适应旅游业需要
3.2.3 素质教育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3.2.4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职业态度等方面有待提高
3.3 对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历史和现实原因
3.3.1.1 历史:集权式的办学体制及培养目标单一
3.3.1.2 现实:缺乏外力监督又缺少改革的动力
3.3.2 旅游学生“做不下去”的原因
3.3.3 在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方面欠缺的原因
3.3.3.1 办学理念不清,职业适应性差
3.3.3.2 师资、知识结构欠缺
3.3.3.3 按学科分类设置存在不足
3.3.3.4 考试、评价方法内容单一
第4章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所面临的挑战
4.1 我国本科教育面临的环境
4.1.1 社会环境
4.1.1.1 变化着的社会环境
4.1.1.2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变化着的中国高等教育环境
4.1.2.1 高等教育国际化
4.1.2.2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4.2 国际性和时代性的背景对旅游教育的要求
第5章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构建
5.1 “复合性应用型旅游人才”─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5.1.1 复合性
5.1.2 应用型
5.1.3 复合性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基本特征
5.2 确立现代旅游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若干措施与建议
5.2.1 人才培养模式
5.2.2 具体建议措施
5.2.2.1 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复合性应用型旅游人才
5.2.2.2 完善教学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2.2.3 改革课程体系,保证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
5.2.2.4 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5.2.2.5 优化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5.2.2.6 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5.2.2.7 向旅游教育注入人文精神
第6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见解
6.2 本文的主要成绩及创新之处
6.3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研究[J]. 袁书琪,孟铁鑫,缪芳,郑丽鑫,何菲菲,高怡. 旅游科学. 2005(06)
[2]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另类解读[J]. 龙江智. 旅游学刊. 2005(S1)
[3]旅游管理(专科)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 刘冰清. 中国科技信息. 2005(01)
[4]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五)——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与挑战[J]. 杨志坚. 辽宁教育研究. 2004(09)
[5]国内旅游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J]. 伍延基. 旅游学刊. 2004(03)
[6]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刍议[J]. 杜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未来旅游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探索[J]. 郎玉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0)
[8]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 张勤. 中国高等教育. 2003(18)
[9]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 衣俊卿. 中国高等教育. 2002(10)
[10]现代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 孙凤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2911831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与选题
1.1.1 地位与错位
1.1.2 存在问题
1.1.3 选题的确定及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总体状况
1.2.2 主要问题
1.3 研究范围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重点
1.4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
2.1 本科教育
2.1.1 基本内涵
2.1.1.1 本科和本科教育
2.1.1.2 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关系
2.2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2.2.1 培养目标概念
2.2.1.1 目标与培养目标
2.2.1.2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
2.3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2.3.1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2.3.2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第3章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剖析
3.1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3.1.1 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透视
3.1.2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
3.2 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人才跨度大,定位过宽、层次不分明
3.2.2 目标空泛,难以适应旅游业需要
3.2.3 素质教育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3.2.4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职业态度等方面有待提高
3.3 对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历史和现实原因
3.3.1.1 历史:集权式的办学体制及培养目标单一
3.3.1.2 现实:缺乏外力监督又缺少改革的动力
3.3.2 旅游学生“做不下去”的原因
3.3.3 在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方面欠缺的原因
3.3.3.1 办学理念不清,职业适应性差
3.3.3.2 师资、知识结构欠缺
3.3.3.3 按学科分类设置存在不足
3.3.3.4 考试、评价方法内容单一
第4章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所面临的挑战
4.1 我国本科教育面临的环境
4.1.1 社会环境
4.1.1.1 变化着的社会环境
4.1.1.2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变化着的中国高等教育环境
4.1.2.1 高等教育国际化
4.1.2.2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4.2 国际性和时代性的背景对旅游教育的要求
第5章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构建
5.1 “复合性应用型旅游人才”─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5.1.1 复合性
5.1.2 应用型
5.1.3 复合性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基本特征
5.2 确立现代旅游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若干措施与建议
5.2.1 人才培养模式
5.2.2 具体建议措施
5.2.2.1 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复合性应用型旅游人才
5.2.2.2 完善教学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2.2.3 改革课程体系,保证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
5.2.2.4 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5.2.2.5 优化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5.2.2.6 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5.2.2.7 向旅游教育注入人文精神
第6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见解
6.2 本文的主要成绩及创新之处
6.3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研究[J]. 袁书琪,孟铁鑫,缪芳,郑丽鑫,何菲菲,高怡. 旅游科学. 2005(06)
[2]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另类解读[J]. 龙江智. 旅游学刊. 2005(S1)
[3]旅游管理(专科)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 刘冰清. 中国科技信息. 2005(01)
[4]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五)——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与挑战[J]. 杨志坚. 辽宁教育研究. 2004(09)
[5]国内旅游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J]. 伍延基. 旅游学刊. 2004(03)
[6]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刍议[J]. 杜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未来旅游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探索[J]. 郎玉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0)
[8]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 张勤. 中国高等教育. 2003(18)
[9]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 衣俊卿. 中国高等教育. 2002(10)
[10]现代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 孙凤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2911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1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