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鲁中山区石大夫信仰 ——以莱芜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3 02:33
  石大夫是鲁中山区村落庙宇中所供奉的地方性神灵,据目前资料所知石大夫信仰肇始于明代,兴盛于明清之际,恢复发展于当今。鲁中山区有着所谓“石大夫”治病的灵石传说,并形成一种建庙立祠崇拜石大夫的民俗。据文献资料和近几年的调查,石大夫崇拜的策源地在章丘、邹平、淄川交界的长白山区,流传所及还有博山、莱芜、泰安等地。明末清初间,石大夫与石敢当附会合体;清中叶以后,更有以名医为石大夫奉祀,或讹为“十大夫”,甚至以古代十大名医充之的。从近几年调查情况来看,章丘、淄川、莱芜、博山等地的石大夫崇拜仍然比较盛行,其社会功能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本文中,笔者从石大夫信仰活动的历史沿革、空间分布及与石敢当的关系等方面介绍鲁中山区石大夫信仰概况。虽然经历了思想动荡的特殊时期,但是石大夫信仰活动一直延续至今。鲁中各地流传的石大夫治病的灵异传说,是石大夫信仰得以延续、传承的重要因子。笔者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灵异传说,探讨灵异传说在石大夫信仰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庙是信仰活动发生的物质载体,庙会是信仰活动最为集中的发生点。本文将综合运用鲁中各地所得田野调查资料,对石大夫庙与庙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描述,并对庙会仪式、家中进行的...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灵石崇拜的信仰研究
        二、关于石大夫信仰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资料、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一章 鲁中山区石大夫信仰概况
    第一节 石大夫信仰的历史考查
    第二节 石大夫与石敢当的关系
    第三节 石大夫信仰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 灵异传说与石大夫信仰
    第一节 石大夫灵异传说的类型
        一、治病救人—本职所在
        二、降福村民—神力增加
        三、惩戒不敬—彰显威力
    第二节 灵异传说的土壤
    第三节 灵异传说的功能
第三章 现代庙会与石大夫信仰
    第一节 石大夫庙
        一、火居道士与石大夫庙
        二、借尸还魂式重修
        三、地方权威与石大夫
    第二节 狂欢的庙会
第四章 石大夫信仰仪式分析
    第一节 以庙会为中心的仪式
    第二节 以家庭为中心的仪式
结语
    第一节 石大夫信仰与民众生活
    第二节 鲁中山区石大夫兴起缘由
附录
    一、横顶村流芳百代碑刻
    二、横顶村萬古流芳碑刻
    三、莲花山石大夫碑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灵石崇拜情结[J]. 唐萍,刘喜兰.  甘肃高师学报. 2009(06)
[2]从中国的石棚到欧洲的巨石阵——灵石崇拜文化探秘[J]. 庄鸿雁,张碧波.  学理论. 2009(20)
[3]一个村庄的民间信仰——后沟古村落初探[J]. 侯娟.  沧桑. 2007(04)
[4]泰莱山区石大夫信仰考察[J]. 叶涛,刘晓.  民间文化论坛. 2007(03)
[5]论雷州石狗的文化价值[J]. 李日星,林迪,刘钟王,刘少珠,黄莉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6]庙、庙会、仪式与神圣感——以泰山王母池为例[J]. 任双霞.  民俗研究. 2006(04)
[7]乡村巫婆与地方崇拜的重构——以桐庐“陈老相公”信仰为例[J]. 陈映婕.  民间文化论坛. 2006(05)
[8]泰安市旧县爬桥节调查报告[J]. 蒋铁生,吕继祥.  民俗研究. 2006(03)
[9]泰山“石敢当”信仰的两处文物遗存[J]. 周郢.  民俗研究. 2005(04)
[10]区域信仰网络中的民间组织——当代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的个案解读[J]. 范正义.  台湾研究集刊. 2005(02)

硕士论文
[1]论女娲神话中的灵石信仰[D]. 汪洋.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3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13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