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石羽人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16:27
在汉代墓葬艺术中,羽人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羽人这一艺术形象仅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神界或仙界,寄托了古人希望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愿望。羽人形象的表现,从形式和内容之丰富而言,以汉画像石为最。各区域汉画像石羽人图像在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着一致性,即某一区域范围内的羽人形象,在表现某种情景内容及意义时,构成了一种具有共性或规律性的特征;然而,悠久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又使它们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性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且不同区域背景的同一类型羽人图像在内容及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艺术差异。各区域汉画像石羽人图像虽遵循着大致同一的思维规律,共处于一个同一的发展阶段上,却创造出彼此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武梁祠西壁画像(原石编号:武梁祠三),此石上部呈锐顶状,画
纹、连弧纹组带和横栏分隔上下三层,第一层,锐顶部分,东王公端坐于正中榻上,周围及两侧有各种形状的羽人、蟾蛛、人首鸟身者和奇禽异兽……”2图3、图4表现为羽人与西王母、东王公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是此区域较为典型的“羽人与西王母、东王公”图式,在这两幅画像中分别以西王母、东王公为中心,左右有各式羽人做侍奉状。从羽人的形象特征、所在画面空间位置及情景内容来看,图3、图4中的羽人形象大致可分为:“飞翔”类造型的羽人形象、“捧物侍立”类造型的羽人形象和“捧物跪状”造型的羽人形象。(一)“捧物侍立”类造型的羽人形象:(图3局部1)(图4局部1),中国汉画像石编辑委员会:《中国汉代J山!像石全集2000年版,第77少之。2中国汉四}像石编辑委员会:《中国汉代幽像石全集2000年版,第86少几。·山东汉四!像石》
局部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魏南北朝羽人图像考[J]. 孙彦. 南方文物. 2006(01)
[2]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美学意义[J]. 朱存明. 文艺研究. 2005(09)
[3]汉代羽化图像的发展及其原因[J]. 杨孝鸿. 南都学坛. 2004(02)
[4]三星堆文化太阳神崇拜浅说[J]. 邱登成. 四川文物. 2001(02)
[5]羽人与羽人舞[J]. 周志清. 江汉考古. 2001(01)
[6]论先秦儒家的孝悌观及其社会功能[J]. 陈延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6(06)
[7]汉代羽化意志及其墓葬图像构造[J]. 杨孝鸿. 四川文物. 1995(04)
[8]汉画像中的玉壁与丧葬观念[J]. 陈江风. 中原文物. 1994(04)
[9]关于汉代升仙思想的两点看法[J]. 孟强. 中原文物. 1993(02)
[10]汉代的忠孝观念及其对汉画艺术的影响[J]. 杨爱国. 中原文物. 1993(02)
硕士论文
[1]试论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艺术形象[D]. 徐丽娟.中国美术学院 2003
本文编号:2916662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武梁祠西壁画像(原石编号:武梁祠三),此石上部呈锐顶状,画
纹、连弧纹组带和横栏分隔上下三层,第一层,锐顶部分,东王公端坐于正中榻上,周围及两侧有各种形状的羽人、蟾蛛、人首鸟身者和奇禽异兽……”2图3、图4表现为羽人与西王母、东王公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是此区域较为典型的“羽人与西王母、东王公”图式,在这两幅画像中分别以西王母、东王公为中心,左右有各式羽人做侍奉状。从羽人的形象特征、所在画面空间位置及情景内容来看,图3、图4中的羽人形象大致可分为:“飞翔”类造型的羽人形象、“捧物侍立”类造型的羽人形象和“捧物跪状”造型的羽人形象。(一)“捧物侍立”类造型的羽人形象:(图3局部1)(图4局部1),中国汉画像石编辑委员会:《中国汉代J山!像石全集2000年版,第77少之。2中国汉四}像石编辑委员会:《中国汉代幽像石全集2000年版,第86少几。·山东汉四!像石》
局部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魏南北朝羽人图像考[J]. 孙彦. 南方文物. 2006(01)
[2]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美学意义[J]. 朱存明. 文艺研究. 2005(09)
[3]汉代羽化图像的发展及其原因[J]. 杨孝鸿. 南都学坛. 2004(02)
[4]三星堆文化太阳神崇拜浅说[J]. 邱登成. 四川文物. 2001(02)
[5]羽人与羽人舞[J]. 周志清. 江汉考古. 2001(01)
[6]论先秦儒家的孝悌观及其社会功能[J]. 陈延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6(06)
[7]汉代羽化意志及其墓葬图像构造[J]. 杨孝鸿. 四川文物. 1995(04)
[8]汉画像中的玉壁与丧葬观念[J]. 陈江风. 中原文物. 1994(04)
[9]关于汉代升仙思想的两点看法[J]. 孟强. 中原文物. 1993(02)
[10]汉代的忠孝观念及其对汉画艺术的影响[J]. 杨爱国. 中原文物. 1993(02)
硕士论文
[1]试论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艺术形象[D]. 徐丽娟.中国美术学院 2003
本文编号:2916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1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