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15:08
随着旅游者中度假人数比例的不断增大,度假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市场,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驾齐驱的阶段。为了从单一观光功能的旅游目的地转变为多功能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在政策上对度假旅游的发展给予了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旅游度假区的立项和建设在全国呈现热潮。我国现有旅游度假区数量的1/3以上为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它是我国度假区开发类型的典型代表。湖泊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湖泊资源第三丰富的国家,所拥有的湖泊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来说,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充分利用湖泊旅游资源开发湖泊型旅游度假区,有着广阔的前景。 我国湖泊型度假区数量众多,但开发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无序、生态环境破坏、效益不高、定位不准等,成为我国今后整治和改善的重点。众多问题的存在与缺乏针对性强、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有关。湖泊型旅游度假区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以在开发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其它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 本文依照“基本理论~创新理论~实践案例”的研究思路,从旅游度假区的基本理论入手,依据旅游规划的基本原理,结合湖泊自然地理区位特点、生态环境和湖泊旅游资源禀赋特征,分析了...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旅游度假区类型所占比例结果显示,共检索出91个旅游度假区,其中湖泊型旅游度假区41个,海滨型旅游度假区22个,,,
图4一3江苏省湖泊和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分布4.3现有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湖泊资稼破坏严重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盲目开发湖泊资源,不仅导致水环境恶化,也影响到湖泊调蓄洪水的。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湖面修建了休闲娱乐场所,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导致了湖质的污染。据悉,目前全省湖泊水质平均达不到三类,太湖水体80%已经富营养化。种种迹明,江苏的湖泊资源已严重受损。对此,我省将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污染水体的开发项目和各项活动。《江苏省湖泊条例》明确,在湖泊保护范围内,开发旅游资源应当符合湖泊保护规划的要求,设置的各类旅观、水上运动、餐饮娱乐、度假休闲等设施,不得影响防洪安全,并应当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时,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湖泊;禁止在湖泊保护范围内围湖造地;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采施,定期组织湖泊清淤;人为造成湖泊淤积的,由致淤单位或个人负责清淤。
硕士论文: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研究抽样调查和实际统计数据都反映出度假休闲旅游的比重有所上升,逐步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见下图5一2)。从2003年江苏省旅游年度报告上看,前三位分别是观光游览占到3%6,休闲度假占到整个旅游市场的2%0,商务活动巧%(见图5一3)。虽然观光游览的游客占有最大部分,但度假旅游市场已经超过其他旅游市场而位居第二,度假旅游已经成为江苏省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时说明了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在江苏省旅游业中发展的地位。图5一3江苏省度假旅游占有比例资料来源:江苏省旅游局.2003年江苏旅游业年度报告对2001一2003年来江苏省度假旅游的游客进行客源地统计分析,得出江苏省度假旅游市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长三角地区是最为主要的客源地(江苏、浙江、上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滨海旅游开发拓展与突破——山东滨海旅游发展战略及对策分析[J]. 刘康.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4(06)
[2]度假旅游及其产品的区域适应性调整——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J]. 肖光明. 人文地理. 2004(06)
[3]温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间竞争分析——以从化新旧温泉为例[J]. 王冠贤,保继刚.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06)
[4]国内外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模式的探讨[J]. 王华,彭华,吴立瀚. 世界地理研究. 2004(03)
[5]谈度假区项目可行性研究[J]. 张怡,吴骥良. 规划师. 2004(05)
[6]基于季节性特征考虑的旅游度假区规划策略探讨[J]. 刘家喜,谢兴保.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2)
[7]我国中小型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现状分析[J]. 车震宇,唐雪琼. 旅游学刊. 2004(02)
[8]中国度假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 张言庆. 社会科学家. 2004(01)
[9]论海滨旅游度假区季节性供求特征及应对策略——以北戴河为例[J]. 李瑛,郝心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10]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J]. 刘家明.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2)
本文编号:2977071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旅游度假区类型所占比例结果显示,共检索出91个旅游度假区,其中湖泊型旅游度假区41个,海滨型旅游度假区22个,,,
图4一3江苏省湖泊和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分布4.3现有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湖泊资稼破坏严重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盲目开发湖泊资源,不仅导致水环境恶化,也影响到湖泊调蓄洪水的。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湖面修建了休闲娱乐场所,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导致了湖质的污染。据悉,目前全省湖泊水质平均达不到三类,太湖水体80%已经富营养化。种种迹明,江苏的湖泊资源已严重受损。对此,我省将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污染水体的开发项目和各项活动。《江苏省湖泊条例》明确,在湖泊保护范围内,开发旅游资源应当符合湖泊保护规划的要求,设置的各类旅观、水上运动、餐饮娱乐、度假休闲等设施,不得影响防洪安全,并应当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时,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湖泊;禁止在湖泊保护范围内围湖造地;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采施,定期组织湖泊清淤;人为造成湖泊淤积的,由致淤单位或个人负责清淤。
硕士论文: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研究抽样调查和实际统计数据都反映出度假休闲旅游的比重有所上升,逐步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见下图5一2)。从2003年江苏省旅游年度报告上看,前三位分别是观光游览占到3%6,休闲度假占到整个旅游市场的2%0,商务活动巧%(见图5一3)。虽然观光游览的游客占有最大部分,但度假旅游市场已经超过其他旅游市场而位居第二,度假旅游已经成为江苏省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时说明了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在江苏省旅游业中发展的地位。图5一3江苏省度假旅游占有比例资料来源:江苏省旅游局.2003年江苏旅游业年度报告对2001一2003年来江苏省度假旅游的游客进行客源地统计分析,得出江苏省度假旅游市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长三角地区是最为主要的客源地(江苏、浙江、上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滨海旅游开发拓展与突破——山东滨海旅游发展战略及对策分析[J]. 刘康.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4(06)
[2]度假旅游及其产品的区域适应性调整——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J]. 肖光明. 人文地理. 2004(06)
[3]温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间竞争分析——以从化新旧温泉为例[J]. 王冠贤,保继刚.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06)
[4]国内外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模式的探讨[J]. 王华,彭华,吴立瀚. 世界地理研究. 2004(03)
[5]谈度假区项目可行性研究[J]. 张怡,吴骥良. 规划师. 2004(05)
[6]基于季节性特征考虑的旅游度假区规划策略探讨[J]. 刘家喜,谢兴保.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2)
[7]我国中小型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现状分析[J]. 车震宇,唐雪琼. 旅游学刊. 2004(02)
[8]中国度假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 张言庆. 社会科学家. 2004(01)
[9]论海滨旅游度假区季节性供求特征及应对策略——以北戴河为例[J]. 李瑛,郝心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10]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J]. 刘家明.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2)
本文编号:2977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7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