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乌鲁木齐市山西巷回族商业圈的田野调查
发布时间:2021-01-23 15:56
各民族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剧烈的变迁。新疆回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商业民俗文化事项,随着改革开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回族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在发生着显性或隐性的变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山西巷回族商业圈为田野调查点,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文化人类学关于变迁的研究成果及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回族的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现象进行具体的描述和梳理,以期能对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及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一探索。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商业民俗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山西巷回族商业圈田野调查资料的分类和整理,分析和解读此社区商业民俗的变迁情况,并归纳和总结了其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的阶段以及变迁的具体内容。之后笔者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现代商业模式和理论以及广告技术的爆炸性使用、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文化的自主调适与文化自觉等方面入手,详细地分析了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的具体动因。笔者认为:民族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自我扬弃,有选择地吸收...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以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理论回顾以及研究现状
一、商业民俗理论概述
二、文化变迁理论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理论依据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疆回族及其商业历史源流
一、回族源流
二、回族商业的历史沿革
1、唐宋时期:来华回族先民的初期商业活动
2、元代:回族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3、明清时期:回族商业经济走向多元化
4、近现代:回族商业经济曲折发展之路
第二章 山西巷回族商业圈概况
第一节 调查社区背景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文化沿革以及行政区划
第二节 调查点现状
一、回族人口以及其他民族分布情况
二、商业点以及经营方式分布概况
1、山西巷的坐商
2、山西巷的行商
3、中间商
第三章 山西巷回族的商业民俗文化
第一节 行商与坐商——商业方式民俗
一、行商——流动的商人
二、坐商——固定的商人
第二节 叫卖与招牌——商业广告与标志民俗
一、“卖什么吆喝什么”——叫卖
二、广告标志民俗
第三节 买与卖——交易与议价商业民俗
一、交易方式民俗
二、议价方式民俗
第四节 “人无笑脸莫开店”——商业服务与商业语言民俗
一、商业待客服务民俗
二、商业语言民俗
第五节 重商与喜商——伊斯兰教与回族商业伦理道德民俗
一、伊斯兰教重商喜商的伦理价值取向
二、回族商业伦理道德习俗的具体表现
第六节 回族商业民俗的其它内容
一、“口唤”文化以及民间契约
二、回族的消费心理
第七节 回族女性与商业民俗文化
一、山西巷回族女性经商情况
二、影响回族妇女从商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研究
第一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阶段分析
第二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内容分析
一、传统商业伦理道德的弱化
二、商业行为方式民俗的变迁
三、商业传播方式民俗的变迁
第三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文化变迁的动因
二、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的动因分析
1、现代商业理论以及现代广告技术的运用
2、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
3、现代商业文化的影响
4、文化的自主调适与文化自觉
5、回族妇女从商对某些民俗变迁的具体影响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
一、关键——文化变迁与经济
二、发散——传统文化的变迁思考
1、正、负变迁以及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2、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三、思考——可持续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1、可持续发展之路
2、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文化的调适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学术著作
二、学术期刊
三、学位论文
附录
一、图片资料
1.乌鲁木齐山西巷地图
2.部分田野调查照片
二、调查问卷样表
表 1
表 2、3
表 4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回族驼运业的调查与研究[J]. 王平. 回族研究. 2006(03)
[2]内陆回族商业活动析论[J]. 王正军. 固原师专学报. 2006(02)
[3]回族商业经济与历史上的西部开发——以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活动为例[J]. 马宗保.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4]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互动与多民族族际交往——新疆多民族社会跨文化交际研究之一[J]. 崔延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5]宋代商业民俗论纲——以城市餐饮业为中心的透视[J]. 游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6]回族妇女社会劳动参与与生活民俗现状分析——以甘肃省临夏八坊回族妇女为个案[J]. 马东平.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6)
[7]家庭经济与回族两性地位述论——回族两性家庭地位实证研究之二[J]. 秦均平. 宁夏社会科学. 2004(06)
[8]社会变迁中的回族文化模式及文化走向[J]. 骆桂花.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9]论回族妇女在社会劳动参与中的性别隔离——以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回族妇女为个案[J]. 马东平. 开发研究. 2003(05)
[10]跨文化交际研究:新疆多民族社会文化研究新视点——两个新疆人类学研究者的对话[J]. 地木拉提·奥迈尔,崔延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博士论文
[1]《古兰经》伦理思想研究[D]. 顾世群.东南大学 2006
[2]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 胡云生.复旦大学 2005
[3]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 马克继.中央民族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 曹志斌.中央民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5492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以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理论回顾以及研究现状
一、商业民俗理论概述
二、文化变迁理论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理论依据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疆回族及其商业历史源流
一、回族源流
二、回族商业的历史沿革
1、唐宋时期:来华回族先民的初期商业活动
2、元代:回族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3、明清时期:回族商业经济走向多元化
4、近现代:回族商业经济曲折发展之路
第二章 山西巷回族商业圈概况
第一节 调查社区背景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文化沿革以及行政区划
第二节 调查点现状
一、回族人口以及其他民族分布情况
二、商业点以及经营方式分布概况
1、山西巷的坐商
2、山西巷的行商
3、中间商
第三章 山西巷回族的商业民俗文化
第一节 行商与坐商——商业方式民俗
一、行商——流动的商人
二、坐商——固定的商人
第二节 叫卖与招牌——商业广告与标志民俗
一、“卖什么吆喝什么”——叫卖
二、广告标志民俗
第三节 买与卖——交易与议价商业民俗
一、交易方式民俗
二、议价方式民俗
第四节 “人无笑脸莫开店”——商业服务与商业语言民俗
一、商业待客服务民俗
二、商业语言民俗
第五节 重商与喜商——伊斯兰教与回族商业伦理道德民俗
一、伊斯兰教重商喜商的伦理价值取向
二、回族商业伦理道德习俗的具体表现
第六节 回族商业民俗的其它内容
一、“口唤”文化以及民间契约
二、回族的消费心理
第七节 回族女性与商业民俗文化
一、山西巷回族女性经商情况
二、影响回族妇女从商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研究
第一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阶段分析
第二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内容分析
一、传统商业伦理道德的弱化
二、商业行为方式民俗的变迁
三、商业传播方式民俗的变迁
第三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文化变迁的动因
二、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的动因分析
1、现代商业理论以及现代广告技术的运用
2、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
3、现代商业文化的影响
4、文化的自主调适与文化自觉
5、回族妇女从商对某些民俗变迁的具体影响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
一、关键——文化变迁与经济
二、发散——传统文化的变迁思考
1、正、负变迁以及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2、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三、思考——可持续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1、可持续发展之路
2、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文化的调适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学术著作
二、学术期刊
三、学位论文
附录
一、图片资料
1.乌鲁木齐山西巷地图
2.部分田野调查照片
二、调查问卷样表
表 1
表 2、3
表 4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回族驼运业的调查与研究[J]. 王平. 回族研究. 2006(03)
[2]内陆回族商业活动析论[J]. 王正军. 固原师专学报. 2006(02)
[3]回族商业经济与历史上的西部开发——以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活动为例[J]. 马宗保.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4]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互动与多民族族际交往——新疆多民族社会跨文化交际研究之一[J]. 崔延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5]宋代商业民俗论纲——以城市餐饮业为中心的透视[J]. 游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6]回族妇女社会劳动参与与生活民俗现状分析——以甘肃省临夏八坊回族妇女为个案[J]. 马东平.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6)
[7]家庭经济与回族两性地位述论——回族两性家庭地位实证研究之二[J]. 秦均平. 宁夏社会科学. 2004(06)
[8]社会变迁中的回族文化模式及文化走向[J]. 骆桂花.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9]论回族妇女在社会劳动参与中的性别隔离——以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回族妇女为个案[J]. 马东平. 开发研究. 2003(05)
[10]跨文化交际研究:新疆多民族社会文化研究新视点——两个新疆人类学研究者的对话[J]. 地木拉提·奥迈尔,崔延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博士论文
[1]《古兰经》伦理思想研究[D]. 顾世群.东南大学 2006
[2]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 胡云生.复旦大学 2005
[3]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 马克继.中央民族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 曹志斌.中央民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5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9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