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型旅游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18:36
旅游产业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旅游业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突出的表现之一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水平低。目前,我国有些学者正在从理论层面上对旅游产业集群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提出运用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来指导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是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领域。本研究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入手,首先系统地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界定,探讨了影响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探讨影响城市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接着以长沙市为例,对搜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中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得出社会文化因子、创新环境因子、经济环境因子、区位因子、集群合作因子六大影响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从这六个方面对长沙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一些建议。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本的企业类型
3.3.2描述性统计分析首先对所调查的旅游企业的企业类型进行分析。被调查企业类别涉及旅行社、酒店、景点景区及旅游咨询公司。由图3一2可知旅行社占52%,酒店占34%,景点占12%,旅游咨询公司占2%。这与长沙市目前的旅游企业的类型状况基本适应。图3一2样本的企业类型其次对样本旅游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进行分析,样本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分布如图3一3所示。样本中股份制占了51%,国有性质企业占20%,个体私营占15%,集体占12%
第四章长沙市旅游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4.1社会文化因子对长沙市旅游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分析在被调查的旅游企业中,与此问题相关的描述性统计如图4一1、4一2、4一3、4一4、4一5、通过调查可知,4一6、4一7。旅游企业之间销售产品的渠道如图4一1。销售产品渠道O‘5()4味地企盗合图4一l旅游企业销售产品的渠道由图4一1可以看出,在长沙市通过与本地企业合作销售旅游产品的企业,所占比例最高,为66%,表明长沙市旅游企业当中存在着密切的合作,这与地理位置的集中、距离的相近有很大关系。产品销售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顾客介绍,即与顾客进行联系,所占比例为56%,在调查中发现长沙市旅游企业大多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价格优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西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J]. 李向农,丁艳平. 经济师. 2007(11)
[2]基于产业链的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J]. 马巧慧. 管理科学文摘. 2007(10)
[3]旅游产业集群:形态、边界与运行机制——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实证研究[J]. 左冰.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5)
[4]关于“旅游产业范围和地位”之我见[J]. 罗明义. 旅游学刊. 2007(10)
[5]打造武汉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思考[J]. 廖可贵. 世纪桥. 2007(06)
[6]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J]. 邓宏兵,刘芬,庄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3)
[7]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 钱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研究[J]. 张广海,刘佳. 改革与战略. 2007(02)
[9]培育旅游产业集群 促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J]. 黄磊.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2)
[10]关于迪庆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J]. 李佩燊,武友德,周智生.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01)
硕士论文
[1]旅游景区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研究[D]. 郑聪辉.浙江大学 2006
[2]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 黄任群.浙江大学 2006
[3]大众参与非专业类旅游节庆的影响因素研究[D]. 姚海琴.浙江大学 2006
[4]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 庄军.华中师范大学 2005
[5]我国旅游企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D]. 陶文杰.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773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本的企业类型
3.3.2描述性统计分析首先对所调查的旅游企业的企业类型进行分析。被调查企业类别涉及旅行社、酒店、景点景区及旅游咨询公司。由图3一2可知旅行社占52%,酒店占34%,景点占12%,旅游咨询公司占2%。这与长沙市目前的旅游企业的类型状况基本适应。图3一2样本的企业类型其次对样本旅游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进行分析,样本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分布如图3一3所示。样本中股份制占了51%,国有性质企业占20%,个体私营占15%,集体占12%
第四章长沙市旅游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4.1社会文化因子对长沙市旅游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分析在被调查的旅游企业中,与此问题相关的描述性统计如图4一1、4一2、4一3、4一4、4一5、通过调查可知,4一6、4一7。旅游企业之间销售产品的渠道如图4一1。销售产品渠道O‘5()4味地企盗合图4一l旅游企业销售产品的渠道由图4一1可以看出,在长沙市通过与本地企业合作销售旅游产品的企业,所占比例最高,为66%,表明长沙市旅游企业当中存在着密切的合作,这与地理位置的集中、距离的相近有很大关系。产品销售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顾客介绍,即与顾客进行联系,所占比例为56%,在调查中发现长沙市旅游企业大多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价格优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西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J]. 李向农,丁艳平. 经济师. 2007(11)
[2]基于产业链的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J]. 马巧慧. 管理科学文摘. 2007(10)
[3]旅游产业集群:形态、边界与运行机制——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实证研究[J]. 左冰.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5)
[4]关于“旅游产业范围和地位”之我见[J]. 罗明义. 旅游学刊. 2007(10)
[5]打造武汉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思考[J]. 廖可贵. 世纪桥. 2007(06)
[6]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J]. 邓宏兵,刘芬,庄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3)
[7]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 钱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研究[J]. 张广海,刘佳. 改革与战略. 2007(02)
[9]培育旅游产业集群 促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J]. 黄磊.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2)
[10]关于迪庆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J]. 李佩燊,武友德,周智生.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01)
硕士论文
[1]旅游景区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研究[D]. 郑聪辉.浙江大学 2006
[2]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 黄任群.浙江大学 2006
[3]大众参与非专业类旅游节庆的影响因素研究[D]. 姚海琴.浙江大学 2006
[4]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 庄军.华中师范大学 2005
[5]我国旅游企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D]. 陶文杰.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7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9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