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20:26
相邻行政区之间的区际旅游产业关系的互补性优化整合,是区域开放发展与相互关联前提下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视角和有效举措。跨界旅游目的地位于不同行政区的结合部,是区域关系演变的“窗口”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因此,跨界旅游目的地的整合发展是当前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重要实践性命题,也是区域无障碍旅游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命题。然而,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实践。本文即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跨界旅游目的地的整合发展从理论层面上展开系统研究,试图为此类旅游区域的优化整合提供一个认知解释模型和相关理论指导,从而促进其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主要阐述了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在对相关研究加以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等。第2章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构建,主要包括系统论、协同学理论、共生理论和博弈论等。其中,尤其强调了相关理论对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第3章在对行政边界、边界效应以及边界区域进行全面认知的基础上,界定了跨界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分析了跨界旅游目的地系...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边界与景区的位置关系
为区外连接,以旅游基质为背景,以旅游区为完成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最基本空间地域单元所形成的特定旅游目的地系统结构。跨界旅游目的地系统要素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模型如图3一5所示。旅游区一旅游区二.、·、..旅游景点馨旅游景区@旅游中心地一一一旅游线路—对外通道一·一一行政区界线旅游基质图3一5跨界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一般模式Fig.3一 5TheSPatialRehtionshiPbe幻即 eentheConsti加ent ElementsofaCross一 borderTourismRegion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经济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由此可见,跨界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整合形态由板块型向更高层次的网络型转变(部分国内的跨界旅游目的地甚至可转向融合型,参见图4一6),不仅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性使然。 llllllll ...}...奋“:今 今 aaa.板块型 型 b.局部结合型 型 lllll十 十...州目 ...d.网络型(融合型 ))) !!!!!!! iiiiiii CCC.渗透型 型 型图4一6跨界旅游目的地区域整合形态演化的一般趋势Fig.4一 6TheEvolutionTendeneyflntegrations妞tene乙 volutlonlenQency01In砚gral inaCross一 borderTouri、 mReglon资料来源:作者绘制4.2,3.2区域产业联系: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产业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产业空间转移之间的关系是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2。在跨界旅游目的地发展初期,旅游产业首先由各个一级旅游中心向外围次级旅游中心梯度转移,实现不同等级旅游中心地之间的垂直分工,进而形成各区域单元一体化的产业链,并实现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的分工与协作。跨界旅游目的地发展在微观基础上依赖于企业的成长。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区域分工的不断深化,旅游企业之间形成了网络型的治理关系。企业间分工与协作关系的水平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区域性,也使得企业在效率、创新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活力。这种企业网络通过紧密的交易联系形成大规模的旅游生产集合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我国区域品牌建设的探讨[J]. 蓝光喜,侯可.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
[2]市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演化与优化[J]. 吴向鹏. 重庆社会科学. 2006(06)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各方利益的差异与协调[J]. 包毅. 珠江水运. 2006(06)
[4]论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J]. 余斌,曾菊新,罗静. 经济地理. 2006(03)
[5]省际行政区边界地带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开发——以湘粤交界地带的郴州、韶关为例[J]. 许树辉.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05)
[6]跨界的城市增长——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J]. 罗小龙,沈建法. 地理学报. 2006(04)
[7]崀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浅析[J]. 曹英武,胡小林,符星. 国土资源导刊. 2006(02)
[8]论永州市县域旅游经济合作[J]. 徐飞雄,刘韵琴. 热带地理. 2006(01)
[9]整合理念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 江五七. 北方经贸. 2006(03)
[10]行政区划调整的旅游效应研究——兼论江西井冈山市与安徽黄山市的比较[J]. 余凤龙,陆林,操文斌,朱桃杏. 地理科学. 2006(01)
博士论文
[1]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 王川兰.复旦大学 2005
[2]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 陶希东.华东师范大学 2004
[3]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 夏赞才.湖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行政边界地区PPT战略研究[D]. 蒋长春.华侨大学 2005
[2]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薛莹.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01764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边界与景区的位置关系
为区外连接,以旅游基质为背景,以旅游区为完成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最基本空间地域单元所形成的特定旅游目的地系统结构。跨界旅游目的地系统要素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模型如图3一5所示。旅游区一旅游区二.、·、..旅游景点馨旅游景区@旅游中心地一一一旅游线路—对外通道一·一一行政区界线旅游基质图3一5跨界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一般模式Fig.3一 5TheSPatialRehtionshiPbe幻即 eentheConsti加ent ElementsofaCross一 borderTourismRegion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经济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由此可见,跨界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整合形态由板块型向更高层次的网络型转变(部分国内的跨界旅游目的地甚至可转向融合型,参见图4一6),不仅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性使然。 llllllll ...}...奋“:今 今 aaa.板块型 型 b.局部结合型 型 lllll十 十...州目 ...d.网络型(融合型 ))) !!!!!!! iiiiiii CCC.渗透型 型 型图4一6跨界旅游目的地区域整合形态演化的一般趋势Fig.4一 6TheEvolutionTendeneyflntegrations妞tene乙 volutlonlenQency01In砚gral inaCross一 borderTouri、 mReglon资料来源:作者绘制4.2,3.2区域产业联系: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产业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产业空间转移之间的关系是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2。在跨界旅游目的地发展初期,旅游产业首先由各个一级旅游中心向外围次级旅游中心梯度转移,实现不同等级旅游中心地之间的垂直分工,进而形成各区域单元一体化的产业链,并实现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的分工与协作。跨界旅游目的地发展在微观基础上依赖于企业的成长。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区域分工的不断深化,旅游企业之间形成了网络型的治理关系。企业间分工与协作关系的水平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区域性,也使得企业在效率、创新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活力。这种企业网络通过紧密的交易联系形成大规模的旅游生产集合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我国区域品牌建设的探讨[J]. 蓝光喜,侯可.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
[2]市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演化与优化[J]. 吴向鹏. 重庆社会科学. 2006(06)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各方利益的差异与协调[J]. 包毅. 珠江水运. 2006(06)
[4]论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J]. 余斌,曾菊新,罗静. 经济地理. 2006(03)
[5]省际行政区边界地带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开发——以湘粤交界地带的郴州、韶关为例[J]. 许树辉.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05)
[6]跨界的城市增长——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J]. 罗小龙,沈建法. 地理学报. 2006(04)
[7]崀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浅析[J]. 曹英武,胡小林,符星. 国土资源导刊. 2006(02)
[8]论永州市县域旅游经济合作[J]. 徐飞雄,刘韵琴. 热带地理. 2006(01)
[9]整合理念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 江五七. 北方经贸. 2006(03)
[10]行政区划调整的旅游效应研究——兼论江西井冈山市与安徽黄山市的比较[J]. 余凤龙,陆林,操文斌,朱桃杏. 地理科学. 2006(01)
博士论文
[1]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 王川兰.复旦大学 2005
[2]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 陶希东.华东师范大学 2004
[3]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 夏赞才.湖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行政边界地区PPT战略研究[D]. 蒋长春.华侨大学 2005
[2]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薛莹.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01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0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