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14:47
本文旨在通过对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成因和艺术特点的探讨,阐述其艺术魅力本源以及对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借鉴价值。首先通过分析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南阳地区艺术思想体系的传承性,论述南阳汉化像石艺术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依据对资料的分析和有关图片的解读,从造型语言和表现形式等审美元素出发,探索其艺术特征和永恒性艺术美感的生成内涵,集中评述它的率真朴实的艺术语言、永恒的艺术形象、完整和谐的艺术风格、意象造型意识等方面的艺术价值。最后通过与中国传统审美理念的比较和分析,找出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与当代中国艺术的契合点,展开对南阳汉代画像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借鉴价值的论述。本文有别于现有资料中对南阳汉画的研究方式,侧重从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风格形成因素和艺术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南阳汉画以“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平面的构图方式和对造型规律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其对“神似”的追求等方面综合构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见解。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捕鱼角抵戏以及舞乐戏画像的内
耕车
高髻侍女(见图6)画像刻一女子,头梳高髻,腰肢纤细,双手捧着可能是放化妆品的盒子。端灯侍女(见图5)画像刻二侍女,一前一后,前者端灯而立,后者肩背一袋状物相随。舞乐宴飨图(见图7),颇能反映汉代宴会情状。画面上一人汲坐,二人鼓舞。下有一案,案上盛一鱼,头尾伸出盘外。另有两个耳杯,四只肥鸭,还有肉串及其他食品。汉
本文编号:3025799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捕鱼角抵戏以及舞乐戏画像的内
耕车
高髻侍女(见图6)画像刻一女子,头梳高髻,腰肢纤细,双手捧着可能是放化妆品的盒子。端灯侍女(见图5)画像刻二侍女,一前一后,前者端灯而立,后者肩背一袋状物相随。舞乐宴飨图(见图7),颇能反映汉代宴会情状。画面上一人汲坐,二人鼓舞。下有一案,案上盛一鱼,头尾伸出盘外。另有两个耳杯,四只肥鸭,还有肉串及其他食品。汉
本文编号:3025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2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