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10:04
  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契约文书作为文件性史料,直接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它是最为可信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整理发表的清代察合台文契约文书只有66件(且只是汉文译文),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也仅仅从社会经济史这一角度出发。笔者通过直接从群众手中购买文书原件等途径,收集到62件原始文书并从历史文献学、语言学及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本文首先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62件文书进行解读、拉丁字母转写和分类,并且将其中16件文书的拉丁字母转写附在论文当中并将其译成了汉文。然后,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文书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文书语言既表现出古典察合台语的特点,同时又表现出向现代维吾尔语过渡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在语音和谐、语音脱落及演变、借词的简化使用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显著。书面语言向口语贴近是察合台语向现代维吾尔语过渡的催化剂,而且这一过程,起码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最后,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对文书中反映出的土地买卖、遗产继承、瓦合甫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提要(汉文)
论文提要(俄文)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察合台语文及其发展概况
    第二节 察合台文文献及其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契约文书介绍
    第一节 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契约文书及其整理研究状况
    第二节 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的分类
    第三节 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契约文书之史料价值
第二章 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正音与释义
    第一节 察合台文字母表及传写符号
    第二节 清代天山南路若干察合台文契约文书之转写与翻译
第三章 契约文书所反映的语言文字特点
    第一节 语音特点
    第二节 词汇特点
    第三节 语法特点
第四章 契约文书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一节 土地买卖
    第二节 遗产继承
    第三节 瓦合甫制度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收藏与研究现状[J]. 包和平,包爱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4(06)
[2]清朝统一新疆后推行的各项政策[J]. 李行力.  西北史地. 1998(04)
[3]国外对维吾尔文献的收藏及研究[J]. 牛汝极.  西域研究. 1997(02)
[4]清代新疆土地制度研究状况概述[J]. 周云.  西北史地. 1994(03)
[5]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地区的瓦合甫制度问题[J]. 李进新.  西域研究. 1994(02)
[6]清代维吾尔族封建农奴制经济的演变[J]. 白振声.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1(01)



本文编号:3059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59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