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洛阳地区汉代墓葬壁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17:47
  汉代画像研究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术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一因为美术史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再就是一些地方学者的积极参与,另外各种人文社科方法也为汉画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和研究角度。洛阳地区的汉代壁画墓可以称作为汉代壁画墓的代表,一是因为发现的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二是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是在题材、技法、布局等视觉效果的代表性。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很多学者对洛阳地区发掘的壁画墓进行了考证、释读、分析,对洛阳汉墓壁画的研究作了很多资料性和学术性的铺垫,但是多数学者的研究局限于个案分析和考释,有的学者注意到了从纵的方面对洛阳汉墓壁画作出艺术风格、美学风格方面的分析,但实际仍是对考古材料的梳理以及艺术层面的泛泛赞誉,缺少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在研究角度和方法上也缺乏新意和创新。基于洛阳地区墓葬壁画研究上的某些盲点和误区,本文在研究洛阳地区汉代墓葬壁画时,注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运用历史学、考古学理论的同时,注重从社会学、文化学、图像学的角度切入,以“墓葬整体观念”为核心,采用理论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洛阳地区的汉代墓葬壁画,力求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分析形制布局、...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洛阳地区汉代墓葬壁画研究


箱式、间切型林墓的海边,类似代墓葬木掉墓‘经考古发现这

切型,形制,非对称,墓葬形制


期间切型对称式撑墓亦日趋完善,撑的构造显得复杂化。日本东亚大学教授黄晓芬博士在其《汉墓形制的变革—试析竖穴式掉墓向横穴式室墓的演变过程》①一文中把掉墓分为了三种类型:箱形、间切型(图1一1)、题凑型(图1一2),把室墓分为回廊型和中轴线配置型两种形式(图2)。然后她根据大量的考古材料,把西汉和东汉的墓葬形制发展分别分了三期,并对每一分期内的主要型制以及变化做了叙述和说明,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西汉前期结构复杂的掉墓,到中期图2廊轴置型型和线配回中逐渐完成了向室墓的转变和过度,至西汉后期以后撑墓完全为横穴式室墓所代替而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此外作者还认为汉墓形制的演变最早是先出自大型王侯墓,是与横穴式室墓确立的同时而推广流行到中小型墓中去的。但是作者在叙述墓葬形制变化的时候

壁画墓,洛阳,I型


根据有无耳室以及侧室,·又可以分为A式和B式。单室I型:I型A式: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图3)lll具巍靡 靡靡靡靡靡靡靡靡靡靡靡靡靡七 七七已七纽当刁rr关犷‘ lll图3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平刹面图图4洛阳市第3580号东汉壁画墓横剖面图I型B式:洛阳第3580号东汉壁画墓(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洛阳到邺城——北朝墓室画像及象征意义的转变[J]. 李梅田.  考古与文物. 2006(02)
[2]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J]. 郑岩.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5(03)
[3]试论汉墓形制的演变及原因[J]. 姚义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4(03)
[4]从考古发现谈中原文明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J]. 杨育彬,孙广清.  中原文物. 2002(06)
[5]汉代神、鬼观念在墓葬中的反映[J]. 刘卫鹏.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6]洛阳新安县铁塔山汉墓发掘报告[J]. 黄吉博,王炬,余扶危.  文物. 2002 (05)
[7]对洛阳卜千秋墓壁画的注释[J]. 林巳奈夫,蔡凤书.  华夏考古. 1999(04)
[8]中国古代丧葬仪礼结构之分析[J]. 崔昌源.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9]春秋战国时代墓葬习俗演变试论[J]. 吴存浩.  民俗研究. 1998(03)
[10]在生存与再生之间──论灵魂信仰与丧葬文化[J]. 陈华文.  浙江师大学报. 1998(04)

博士论文
[1]汉代画像艺术的“叙事性”研究[D]. 赵晨.中央美术学院 2007
[2]汉代丧礼研究[D]. 范志军.郑州大学 2006
[3]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 张文安.郑州大学 2005
[4]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D]. 刘宗超.东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洛阳汉代墓室壁画的美学风格[D]. 许宜兰.四川师范大学 2005
[2]汉代社会生活与礼法结合[D]. 孟红.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汉代孝治文化研究[D]. 徐玲.河南大学 2004
[4]中原汉墓壁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D]. 宫万琳.首都师范大学 2003
[5]秦汉家庭关系研究[D]. 宋仁桃.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93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93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