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白马人的文化特色及其旅游资源开发
发布时间:2021-03-24 07:13
白马人历史悠久,分布在甘肃和四川两省三县交界处的高山沟谷中,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但是目前对这它们的关注很少,还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白马人聚居地之一的甘肃文县铁楼麦贡山村社区为切入点,通过两次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来全面反映文县白马人的文化特色及成因,并把白马人的传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构思,希望通过当地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践,来促进当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小康建设等,以使全体白马社区居民在经济上受益。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1、对调查区域的概况介绍和分析。2、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文县白马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资料,力图全面展示文县白马人的文化特色。3、从历史、地理和其他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文县白马人独特文化的成因。4、在对当地社区旅游开发条件的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原则、目标、主题形象及概念设计,并提出了实行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少与益翻弃段的‘壮区口彼念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J]. 卢世菊.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2)
[2]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J]. 闫喜琴.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1)
[3]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凯里市麻塘革家村寨为例[J]. 蒋丽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4]白马社区旅游开发个案研究——兼论自然与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J]. 连玉銮. 旅游学刊. 2005(03)
[5]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杨昌儒,潘梦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6]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 江晓云. 经济地理. 2004(04)
[7]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郑群明,钟林生. 旅游学刊. 2004(04)
[8]舟曲藏族服饰初探——浅议舟曲藏族服饰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J]. 马宁.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9]白马藏人文化经济教育发展的考察研究[J]. 唐虎兵,施琰茹.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10]中国分时度假产业SWOT分析[J]. 郭鲁芳. 管理现代化. 2004(01)
硕士论文
[1]宕昌县藏族文化的边缘化特征及其旅游资源开发[D]. 魏梓秋.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7307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少与益翻弃段的‘壮区口彼念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J]. 卢世菊.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2)
[2]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J]. 闫喜琴.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1)
[3]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凯里市麻塘革家村寨为例[J]. 蒋丽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4]白马社区旅游开发个案研究——兼论自然与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J]. 连玉銮. 旅游学刊. 2005(03)
[5]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杨昌儒,潘梦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6]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 江晓云. 经济地理. 2004(04)
[7]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郑群明,钟林生. 旅游学刊. 2004(04)
[8]舟曲藏族服饰初探——浅议舟曲藏族服饰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J]. 马宁.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9]白马藏人文化经济教育发展的考察研究[J]. 唐虎兵,施琰茹.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10]中国分时度假产业SWOT分析[J]. 郭鲁芳. 管理现代化. 2004(01)
硕士论文
[1]宕昌县藏族文化的边缘化特征及其旅游资源开发[D]. 魏梓秋.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7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9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