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互补型休假制度
发布时间:2021-05-13 19:51
现代旅游业是全球较大的产业之一,世界旅游业每年的交易额己超过2000亿美元,世界人口平均15人之中就有1人在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几乎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倡导和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而近年来,许多人在“黄金周”期间主动“趋冷避热”现象的出现,预示着理性消费时代的悄悄来临。本文由假日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现状入手,对我国的假日旅游市场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其优势在于资源丰富、产业规模扩大、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其劣势在于信息不对称、供需矛盾、管理混乱、环境破坏。而新时期旅游业面临的新基础、新环境和新市场正是假日旅游发展的机遇。威胁也仍然存在:观念上的偏差、假日旅游热干扰了某些地方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大批旅游者的涌入使目的地文化受到影响、趋同消费使假日旅游数量大,质量却不高。单一的“黄金周”式的集中旅游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公民的休闲需求,假日旅游必然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本文提出了区域互补型的旅游休假制度,指出:我国假日旅游的市场定位必须国际与国内并重,以市场为导向,迎合不同的需求,拓展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提 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假日旅游
二、关于假日旅游的研究
三、关于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集中休假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一节 集中休假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一、集中休假制度产生的背景
二、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发展
三、黄金周假日旅游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集中休假制度的 SWOT 分析
一、集中休假制度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二、集中休假制度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三、集中休假制度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四、集中休假制度的威胁分析(threats)
第三节 集中休假制度的影响
一、集中休假的积极作用
二、集中休假的消极作用
第三章 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内涵
一、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定义
二、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实施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意义
一、实施分时度假的经济意义
二、实施带薪休假的重要作用
三、实施区域旅游资源互补的理论支持
第三节 实施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营造实施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良好氛围
二、分时度假的发展路径
三、带薪休假的实施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休假制度: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J]. 贺琛,胡静.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2]休闲消费,时代进步的折射[J]. 杨国勇. 经济师. 2002(08)
[3]论分时度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郭盛晖. 江西社会科学. 2002(06)
[4]假日经济与旅游业经营发展探析[J]. 杨敏. 南方经济. 2001(11)
[5]从中国假日经济看旅游市场[J]. 彭海珍. 经济师. 2001(03)
[6]积极发挥政府在假日旅游中的作用[J]. 李菊霞,林翔. 学术论坛. 2001(01)
[7]“东亚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J]. 邓祝仁.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本文编号:3184607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提 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假日旅游
二、关于假日旅游的研究
三、关于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集中休假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一节 集中休假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一、集中休假制度产生的背景
二、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发展
三、黄金周假日旅游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集中休假制度的 SWOT 分析
一、集中休假制度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二、集中休假制度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三、集中休假制度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四、集中休假制度的威胁分析(threats)
第三节 集中休假制度的影响
一、集中休假的积极作用
二、集中休假的消极作用
第三章 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内涵
一、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定义
二、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实施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意义
一、实施分时度假的经济意义
二、实施带薪休假的重要作用
三、实施区域旅游资源互补的理论支持
第三节 实施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营造实施区域互补型旅游休假制度的良好氛围
二、分时度假的发展路径
三、带薪休假的实施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休假制度: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J]. 贺琛,胡静.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2]休闲消费,时代进步的折射[J]. 杨国勇. 经济师. 2002(08)
[3]论分时度假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郭盛晖. 江西社会科学. 2002(06)
[4]假日经济与旅游业经营发展探析[J]. 杨敏. 南方经济. 2001(11)
[5]从中国假日经济看旅游市场[J]. 彭海珍. 经济师. 2001(03)
[6]积极发挥政府在假日旅游中的作用[J]. 李菊霞,林翔. 学术论坛. 2001(01)
[7]“东亚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J]. 邓祝仁.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本文编号:3184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18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