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葬钟陈列与周代乐悬制度

发布时间:2021-05-18 02:50
  周代贵族随葬的乐钟并不严格依照生前演奏时的乐悬方式来选择、陈设,而是有着多样的摆放形式,葬钟与乐悬用钟是相互区别的概念,葬钟的陈设方式不能成为复原乐悬制度的直接依据。但在东周之世,确又存在将随葬钟磬折曲摆放的若干实例,虽然缺乏统一的组合与位置形式,等级差别亦不明确,仅是一种形式化的模仿,但无疑表明其在观念上受到了乐悬制度中金石之器多面环绕的位置关系影响,故能够成为佐证乐悬制度确在东周时期普遍推行的实物证据。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固始侯古堆一号墓的年代与墓主[J]. 张闻捷.  华夏考古. 2015(02)
[2]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J]. 孔令远,陈永清.  考古. 2002(05)
[3]周代编钟的双音技术及应用[J]. 冯光生.  中国音乐学. 2002(01)
[4]宋代新乐与编钟[J]. 李幼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1(01)
[5]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J]. 谷建祥,朱国平,王奇志.  考古. 1999(11)
[6]最近十多年来编钟的发现与研究[J]. 王世民,蒋定穗.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9(03)
[7]从乐律铭文看曾侯乙编钟的构成[J]. 李淑芬.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9(03)
[8]洛阳西工131号战国墓[J]. 蔡运章,梁晓景,张长森.  文物. 1994(07)
[9]固始侯古堆吴太子夫差夫人墓的吴文化因素[J]. 欧潭生.  中原文物. 1991(04)
[10]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及其音律测试[J]. 许定慧.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04)



本文编号:3192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192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