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04:5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平山县作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造了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从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资源禀赋出发,结合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从战略选择、布局优化、产业融合、服务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展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农业展望. 2020,16(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平山县为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域功能协调发展,提出了“一核、两带、多点”总体空间格局,通过“一核、两带、多点”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促进平山县全域旅游规范化发展。其中,“一核”为乡村旅游发展核心区,依托平山当地特色,包括西柏坡镇、岗南镇、温塘镇、三汲乡,挖掘当地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依托当地村镇形成以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主、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核心区;“两带”是指依托平山县北部的藤龙山、驼梁山,南部的沕沕水、天桂山等4A级景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打造南北两条生态旅游观光带,沿观光带打造精品民宿、休闲农庄,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产品,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多点”指的是依托镇域内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星级企业等优势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功能拓展,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园区,积极推进当地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4.2.2 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扩展路径研究[J]. 徐孙权.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11)
[2]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 王钰婧. 南方农机. 2019(21)
[3]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历程和模式比较分析[J]. 宋明轩,谢春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4]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浅析[J]. 方荣辉.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9(05)
[5]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J]. 王倩倩,卢婷,黄万猛,王亦明. 农家参谋. 2019(19)
[6]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贾新平,梅雪莹,罗海蓉,贾俊丽,易能,唐玲,赵英杰,刘华周. 农学学报. 2019(09)
[7]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研究——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J]. 院宗雷. 中国食用菌. 2019(08)
[8]《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评选标准》的解读与问题分析[J]. 刘雨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3)
[9]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J]. 段兆瑞,江凤香. 乡村科技. 2019(20)
[10]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 李静,刘兴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硕士论文
[1]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郝育颖.河南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23861
【文章来源】:农业展望. 2020,16(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平山县为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域功能协调发展,提出了“一核、两带、多点”总体空间格局,通过“一核、两带、多点”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促进平山县全域旅游规范化发展。其中,“一核”为乡村旅游发展核心区,依托平山当地特色,包括西柏坡镇、岗南镇、温塘镇、三汲乡,挖掘当地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依托当地村镇形成以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主、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核心区;“两带”是指依托平山县北部的藤龙山、驼梁山,南部的沕沕水、天桂山等4A级景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打造南北两条生态旅游观光带,沿观光带打造精品民宿、休闲农庄,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产品,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多点”指的是依托镇域内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星级企业等优势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功能拓展,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园区,积极推进当地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4.2.2 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扩展路径研究[J]. 徐孙权.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11)
[2]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 王钰婧. 南方农机. 2019(21)
[3]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历程和模式比较分析[J]. 宋明轩,谢春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4]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浅析[J]. 方荣辉.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9(05)
[5]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J]. 王倩倩,卢婷,黄万猛,王亦明. 农家参谋. 2019(19)
[6]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贾新平,梅雪莹,罗海蓉,贾俊丽,易能,唐玲,赵英杰,刘华周. 农学学报. 2019(09)
[7]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研究——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J]. 院宗雷. 中国食用菌. 2019(08)
[8]《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评选标准》的解读与问题分析[J]. 刘雨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3)
[9]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J]. 段兆瑞,江凤香. 乡村科技. 2019(20)
[10]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 李静,刘兴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硕士论文
[1]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郝育颖.河南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23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2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