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容量计量及其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13:28
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自其被提出以来,一直广泛受到旅游学界的关注。然而,由于环境容量问题牵涉到的因素是如此复杂,以至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和计量方法。各国学者在这之前的几十年中,不断提出各自的观点。目前学界基本认同旅游容量可以分为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地社会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但对旅游环境容量及其分量的计算方法却不尽一致。不断有学者指出旅游环境容量计量方法的局限,由此引发的回应是:一方面,旅游环境容量的计量方法得到不断改进;另一方面,在西方学界,旅游容量计量已被多数学者放弃,转而直接探讨如何控制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容量问题,由此在西方形成了诸如LAC等理论。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主要还是停留在旅游容量计量为主的阶段,对如何解决旅游容量问题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本文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指出了旅游环境容量各分量计量中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部分重要的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作出了修订。在对计量方法进行修订的同时,对旅游环境容量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发现旅游环境容量的大小与人为的管理水平、技术手段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如何提高旅游景区的管理水...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示意图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合理容量。一日之内,景区内部客流时空不均匀分布明显。据笔者在 2005 年 7 月的游客调查显示,景点流日内波动明显,如图 4-4、图 4-5 所示,观鱼亭的高峰期集中在上午的 10 点至 11:30 左右,湖滨码头区高峰期则出现在下午。这主要是旅行社旅游路线时间安排过于单一所致,以喀纳斯四游为例,一般情况下,下午到湖边码头漂流、游湖兼休息,在第二天上午游览观鱼亭,因而观鱼的客流高峰出现在上午,湖边码头客流高峰出现在下午。前面的调查表明,在日客流量不足 3000之时,观鱼亭高峰时段感到拥挤的游客达到 81%,22%的游客已受到明显影响。时空集中度较高还各景点的游客到访率有关,上述两地基本是必游之地,故在旺季日客流高峰时段造成严重超载。如岩画区、百花园、图瓦新村、湖边及河边栈道等地,到访率过低,没有起到对核心景点的明显流作用。景区的各景点在空间上呈线状结构分布,造成游览次序大致相仿,客观上也使客流时空中度增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型风景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的再探讨[J]. 刘益. 旅游学刊. 2004(06)
[2]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 庞少静. 环境保护. 2004(09)
[3]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 张骁鸣. 资源科学. 2004(04)
[4]两个著名旅游景区游程实录与管理评析[J]. 王晨光. 旅游学刊. 2004(03)
[5]峰值指标:旅游空间容量估算的一种新方法[J]. 宋子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5)
[6]论旅游数量管理战略[J]. 胡燕雯,徐玮. 国外城市规划. 2003(05)
[7]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J]. 杨锐. 旅游学刊. 2003(05)
[8]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分析与调控[J]. 杨琪. 林业调查规划. 2003(02)
[9]旅游者对景区负面影响的管理技术研究[J]. 文军,唐代剑,李星群.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04)
[10]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的经济学分析[J]. 王虎,翁钢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02)
硕士论文
[1]九华山旅游环境容量若干问题讨论[D]. 柳丹.安徽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38068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示意图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合理容量。一日之内,景区内部客流时空不均匀分布明显。据笔者在 2005 年 7 月的游客调查显示,景点流日内波动明显,如图 4-4、图 4-5 所示,观鱼亭的高峰期集中在上午的 10 点至 11:30 左右,湖滨码头区高峰期则出现在下午。这主要是旅行社旅游路线时间安排过于单一所致,以喀纳斯四游为例,一般情况下,下午到湖边码头漂流、游湖兼休息,在第二天上午游览观鱼亭,因而观鱼的客流高峰出现在上午,湖边码头客流高峰出现在下午。前面的调查表明,在日客流量不足 3000之时,观鱼亭高峰时段感到拥挤的游客达到 81%,22%的游客已受到明显影响。时空集中度较高还各景点的游客到访率有关,上述两地基本是必游之地,故在旺季日客流高峰时段造成严重超载。如岩画区、百花园、图瓦新村、湖边及河边栈道等地,到访率过低,没有起到对核心景点的明显流作用。景区的各景点在空间上呈线状结构分布,造成游览次序大致相仿,客观上也使客流时空中度增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型风景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的再探讨[J]. 刘益. 旅游学刊. 2004(06)
[2]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 庞少静. 环境保护. 2004(09)
[3]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 张骁鸣. 资源科学. 2004(04)
[4]两个著名旅游景区游程实录与管理评析[J]. 王晨光. 旅游学刊. 2004(03)
[5]峰值指标:旅游空间容量估算的一种新方法[J]. 宋子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5)
[6]论旅游数量管理战略[J]. 胡燕雯,徐玮. 国外城市规划. 2003(05)
[7]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J]. 杨锐. 旅游学刊. 2003(05)
[8]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分析与调控[J]. 杨琪. 林业调查规划. 2003(02)
[9]旅游者对景区负面影响的管理技术研究[J]. 文军,唐代剑,李星群.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04)
[10]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的经济学分析[J]. 王虎,翁钢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02)
硕士论文
[1]九华山旅游环境容量若干问题讨论[D]. 柳丹.安徽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38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3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