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广西三江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体验感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14:40
以三江侗族《坐妹》为例,以旅游网站上的游客点评为文本资料来源,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点评文本进行游客感知要素的提取及要素评价等级评定,同时运用ROST软件获取高频词,以此构建演艺产品旅游者体验感知体系和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从游客体验感知分析、情感感知分析、体验感知质量IPA分析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坐妹》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游客体验感知.将本文挖掘、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与IPA分析法的定量研究结合起来,是对旅游演艺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4(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游客体验感知要素IPA分析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 潘雨晨,李广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基于网络数据文本分析的目的地形象维度分异研究——以南京为例[J]. 徐菲菲,剌利青,Ye Feng. 资源科学. 2018(07)
[3]中国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情感表达与品牌形象感知——基于在线点评的内容分析[J]. 孙晓东,倪荣鑫. 地理研究. 2018(06)
[4]基于网络文本的文化主题景区旅游形象感知对比研究——以深圳、长沙世界之窗为例[J]. 程珊珊,夏赞才. 旅游论坛. 2018(05)
[5]中国出境旅游的社会认知研究——跨文化交流视角的网络文本分析[J]. 宋振春,赵彩虹,李旭东. 旅游学刊. 2018(03)
[6]无羁的快乐,缺位的道德——对网络文本中傣族泼水节游客狂欢体验的内容分析[J]. 万蕙,唐雪琼. 旅游学刊. 2017(07)
[7]“乡愁”记忆、场所认同与旅游满意:乡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J]. 谢新丽,吕群超.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8]基于扎根理论的文化实景旅游演艺游客感知研究——以华清池《长恨歌》为例[J]. 包富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9]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旅游演艺体验特征的比较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和《藏谜》为例[J]. 展梦雪,孔少君. 旅游论坛. 2016(03)
[10]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J]. 张艳敏,焦世泰.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硕士论文
[1]基于IPA分析法的衡山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D]. 何曙光.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93198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4(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游客体验感知要素IPA分析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 潘雨晨,李广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基于网络数据文本分析的目的地形象维度分异研究——以南京为例[J]. 徐菲菲,剌利青,Ye Feng. 资源科学. 2018(07)
[3]中国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情感表达与品牌形象感知——基于在线点评的内容分析[J]. 孙晓东,倪荣鑫. 地理研究. 2018(06)
[4]基于网络文本的文化主题景区旅游形象感知对比研究——以深圳、长沙世界之窗为例[J]. 程珊珊,夏赞才. 旅游论坛. 2018(05)
[5]中国出境旅游的社会认知研究——跨文化交流视角的网络文本分析[J]. 宋振春,赵彩虹,李旭东. 旅游学刊. 2018(03)
[6]无羁的快乐,缺位的道德——对网络文本中傣族泼水节游客狂欢体验的内容分析[J]. 万蕙,唐雪琼. 旅游学刊. 2017(07)
[7]“乡愁”记忆、场所认同与旅游满意:乡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J]. 谢新丽,吕群超.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8]基于扎根理论的文化实景旅游演艺游客感知研究——以华清池《长恨歌》为例[J]. 包富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9]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旅游演艺体验特征的比较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和《藏谜》为例[J]. 展梦雪,孔少君. 旅游论坛. 2016(03)
[10]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J]. 张艳敏,焦世泰.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硕士论文
[1]基于IPA分析法的衡山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D]. 何曙光.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93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9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