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研究 ——以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为案例

发布时间:2021-11-13 18:01
  通常而言,差异性是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的根本原因,最具有差异性的不是自然风光而是各国各地的民族文化。于是,为了抢占国际旅游市场,分割旅游这块诱人的蛋糕,各国各地纷纷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本国的民族文化以吸引游客。鉴于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今后旅游发展的趋势,并结合近三年来从事的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笔者选择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目前学界研究民族文化旅游方面的著作可谓硕果累累,前人的研究成果涉及了民族文化旅游的方方面面,对于民族文化怎样开发方面研究成果也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研究,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新观点,这一观点得益于平时的理论学习和旅游规划实践,主题式开发的最大特点是旅游开发注重文脉的挖掘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投资区位选择,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个性化明显的多元化主题旅游产品,提供的是一个体验化、个性化的管理服务。在理论上,针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尤其是深度开发的理论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学科体系化,学科研究手段还处于单学科研究状态,缺乏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互动研究的现状,笔者试图运用旅游人类学...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研究 ——以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为案例


为2004年8月28日作者在贵州从江县“中国部落文化第一村”——岜沙村调查后与村民留影

绣球,县市,作者,贵州


(图片说明:研究生期间作者分别在广西上林、龙胜、来宾、阳朔、恭城、兴安、靖西、百色、那坡、田东、柳城县市,贵州的榕江、从江、黎平等 3 个县市,湖南的新化等县市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广东广宁县等地从事民族文化的调研规划。图 1 为 2004 年 8 月 28 日作者在贵州从江县“中国部落文化第一村”——岜沙村调查后与村民留影。图 2 为 202 月 5 日作者在广西靖西县“中国绣球之乡”——旧州壮族绣球旅游村调查。)一、导论——主题式研究的先导基础(一)研究缘起——网络的关注“主题旅游”是以某个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主题如“红色旅游”、“主题公园” 来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业[J]. 张铭远.  民俗研究. 1991(03)



本文编号:3493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93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