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旅游一体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05:20
本文以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在长吉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条件下,对长吉旅游一体化进行研究与探索。剖析了两市旅游资源的现状条件和开发前景、旅游一体化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长吉旅游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旅游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阐述了旅游一体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客观性与现实性、紧迫性与滞后性,从而完成了“为何一体化”的论证。第二部分,对旅游一体化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着重阐释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特征、旅游一体化内容、旅游一体化效应和旅游一体化进程,从而完成了理论的平台搭建,探讨了“何谓一体化”。第三部分,从长春、吉林两市的自然情况、经济情况及旅游现状三个层面分析了长吉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并对两市的客源市场、资源优势和和制约因素进行研究。第四部分,基于长吉旅游的现状和环境,对长吉旅游一体化的目标和战略进行了探索,构建了“政策、市场、企业和产品”四位一体的旅游一体化战略,并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调控思路分析长吉旅游一体化。第五部分,根据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并结合经济一体化趋势,对长吉旅游一体化的...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春市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吉林市的主要旅游资源可按照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具体内容见表 4。表 4 吉林市旅游资源分类表类 亚类 主 题 资 源 名 称塔 革命烈士纪念塔人文旅古迹 水工建筑 丰满水电站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北山古庙群、龙潭山古庙群、吉林文庙、望祭殿、中路天主教堂、清真寺广场 世纪文化广场古城 乌拉古城游资源与建筑类纪念馆 桦甸“韩边外”纪念馆图 2 吉林市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区域旅游一体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 贾丹,高欣,郭振.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长株潭旅游一体化研究[J]. 杨洪,罗秋君,李蔚. 热带地理. 2003(04)
[3]关于提升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之思考[J]. 郑建瑜,贺宝根.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02)
[4]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提升上海都市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 汪宇明,全伟,胡燕雯,张朋. 人文地理. 2002(03)
[5]吉林省旅游资源评价与分析研究[J]. 于涛方,顾朝林,徐逸伦,王洪,段学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2)
[6]新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创新[J]. 刘锋. 旅游学刊. 2001(05)
[7]旅游业省际网络建设的理论与案例研究[J]. 许春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3)
[8]网络化时代旅游业的变革与重组[J]. 张俊霞.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9]“大旅游”概念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 乔力,李茂民,高连营. 山东社会科学. 2000(05)
[10]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J]. 李永文,史本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03)
本文编号:3496117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春市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吉林市的主要旅游资源可按照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具体内容见表 4。表 4 吉林市旅游资源分类表类 亚类 主 题 资 源 名 称塔 革命烈士纪念塔人文旅古迹 水工建筑 丰满水电站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北山古庙群、龙潭山古庙群、吉林文庙、望祭殿、中路天主教堂、清真寺广场 世纪文化广场古城 乌拉古城游资源与建筑类纪念馆 桦甸“韩边外”纪念馆图 2 吉林市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区域旅游一体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 贾丹,高欣,郭振.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长株潭旅游一体化研究[J]. 杨洪,罗秋君,李蔚. 热带地理. 2003(04)
[3]关于提升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之思考[J]. 郑建瑜,贺宝根.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02)
[4]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提升上海都市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 汪宇明,全伟,胡燕雯,张朋. 人文地理. 2002(03)
[5]吉林省旅游资源评价与分析研究[J]. 于涛方,顾朝林,徐逸伦,王洪,段学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2)
[6]新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创新[J]. 刘锋. 旅游学刊. 2001(05)
[7]旅游业省际网络建设的理论与案例研究[J]. 许春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3)
[8]网络化时代旅游业的变革与重组[J]. 张俊霞.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9]“大旅游”概念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 乔力,李茂民,高连营. 山东社会科学. 2000(05)
[10]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J]. 李永文,史本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03)
本文编号:3496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9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