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10:57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而且经历了数千年的人文积淀,融祖国文化之精华的儒、释、道于一体,是享誉天下的名山。我国革命先烈黄兴、蔡锷等长眠于此,毛泽东、蔡和森青年时也在此聚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也使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重新认识、思考如何发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篇论文针对以往学者在山岳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景观格局、环境容量的研究上三方面独立进行的不足,以景观生态学、生态美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评价,阐明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建议,为景观资源保护和开发及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景观资源评价中将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明确了景观资源的价值等级和景区景观的优劣;在利用GIS等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图和林相图,对风景区的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等格局指数进行了计算,全面、定量的分析了风景...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评价研究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单元分布图

分布图,岳麓山,景观单元,风景名胜区


石佳岭景区、后湖景区、咸嘉湖景区、寨子岭景区缺乏人文景观资源和特色自然景观资源,景区综合评价排名较后。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各景区景观单元分布图(图5)上也可大体看出以上结论,但由于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各景区景观单元分布图只反映了各景区景观单元的等级个数,未能反映景区其它方面的状况,如景区环境、景观协调性等因素对景区评价的影响,故并不完全与以上结论吻合。图5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各景区景观单元分布图Fig5landseaPeunitdistributionofeachseeniesPotinyueLumountainseeniearea2.4景观资源分析评价的不足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分析评价有以下不足:(l)风景名胜区景观的定性评价多属于描述性文字评价,准确性不高;(2)定量评价多注重建立、应用评价模型,模型的建立多从景观资源价值、景观资源开发的潜力的角度出发,对景观生态环境方面表现不够;(3)景观资源评价时,主要采用专家评价、游客调查问卷等方法,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4)景观评价多从旅游开发的价值角度

密度分布,景观类型,斑块,现状


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分离度排序为:滞留用地>园地>水域>耕地>居民风景观赏用地>林地。滞留用地只有5个斑块,相距较远,故其分离度最大。块较多,斑块面积又较小,其分离度也较大。其它用地斑块较大,分布较集中,。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廊道密度为2.199krn/kmZ,线状廊道密度为0.9496kim/kn12,1.2494krn/kn12。这都表明整个景区道路系统发达,尤其是城市用地部分,公路。般来说,廊道网眼越大,生态效益越好;越小异质性越大,景观美学质量越高。名胜区整体而言,廊道密度较适中,就单个景区而言,廊道密度分布不均。城大的廊道密度,为游客进入景区和过境提供了方便的交通,但却恶化了景区的别景区内部较低的廊道密度,限制了游客自由的旅游,但却保护了较好的生物的生态环境。虽然廊道对增加旅游地的景观异质性极有帮助,但是必须考虑到它也是引起景观要动因之一。因此,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廊道的增加与否及增加多少,必须充分考生境这一类特殊景观的需求.如果其生境破碎化过大,将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衍带来严重干扰,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州市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 林婷.  福建地理. 2003(03)
[2]城市景观格局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 马严,张斌.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3]北京山区植被覆被率遥感制图与景观格局分析——以门头沟区为例[J]. 李晓琴,孙丹峰,张凤荣.  国土资源遥感. 2003(01)
[4]川西丘陵区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 张世熔,龚国淑,邓良基,李廷轩,夏建国.  生态学报. 2003(02)
[5]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经济学探讨[J]. 吴志才,彭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01)
[6]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 胡忠行,朱爱珍.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Z1)
[7]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 刘滨谊,王云才.  中国园林. 2002(05)
[8]五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营建途径[J]. 陈招英,张建和.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02)
[9]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李书娟,曾辉.  遥感学报. 2002(03)
[10]安吉山区景观格局的应用研究[J]. 蒋文伟,姜志林,周国模.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349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9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