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生命体验型旅游理论构建、实例分析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11-27 01:38
  本研究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提出生命体验型旅游概念,以厘清基于老子"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理论的旅游远道陷阱,按照旅游是否提升生活阅历及生命境界,将旅游分为提升、未提升、降低生命境界的三种类型;据此构建旅游业发展的(0,0)、(0,-)、(+,-)、(+,0)、(+,+)、(0,+)六阶段理论,即LRAODW模型,区分了现有旅游的类型,以出门远道理论说明旅游对生命体验的抑制性是形成现代旅游短板的制约因素之一,解释了现代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原因即以生活体验求得生命体验补偿,进一步解释了旅游业满意度徘徊不前、从业者与游客都对旅游心有余力不足的困惑,构建了旅游明道分析框架;居家明道式的居家智慧旅游,是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二是以旅游明道理论分析了国内创新型旅游方兴未艾的原因;三是据此提出进一步发展生命体验型旅游的对策,仿效洋家乐,发展与普通农家乐不同、适应中国最大多数中产阶级的中家乐,为中高端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发展基于研学旅行的修悟旅游,为生命体验与旅游的结合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3(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生命体验型旅游理论构建、实例分析与对策建议


旅游明道模式

模型图,木桶,远道,生命


图1 旅游明道模式图1中,横轴表示空间距离,向右方距离原点越远,表示旅程越长;旅游增加了生活体验,且随着旅游的范围越大,生活体验逐步增加;横轴也表示生活体验的丰富程度,向右方距离原点越远,表示生活体验增加越远。纵轴表示生命境界的高度,向上方距离原点越远,表示生命境界越高。生命境界指向内心世界,生命境界越高,越深入精神世界;纵轴也表示指向内心的深刻程度,向上方距离原点越远,表示指向内心的深刻程度增加。O、E、D、C、B、A分别表示旅游启动阶段到结束阶段的历程。原点O表示没有旅游的居家状态,E点表示居家已久,生命状态下降的生命境界与生活阅历困乏的状态;D点表示因不满足于家居导致的生活阅历没有增加、生命境界下降的窘境,出门旅游,但仅增加生活阅历而未能提升生命境界,且与原点相比,旅游越远,生命境界越下降的状态;C点表示出门旅游,增加生活阅历而未能提升、也未降低生命境界的状态;B点表示生命境界与生活阅历同步增加的状态;A点表示回家后,在线旅游,导致生命境界增加的状态(图1)。

路径图,视角,路径,形态


图3以横轴为界限,第四象限与第一象限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旅游类型,前者提升了生命境界,后者降低了生命境界。图3中右半边圆圈是从下经过右方向上移动的,体现了基于生命体验的旅游形态的转型升级。据此建立旅游分类的LRAODW演进模型,表示旅游的动机和演进。假定凡是出行旅游,都可以增加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从是否增加生命体验的角度分析,游客参加的旅游包括至少三种境界:增加生命体验、没有增加生命体验和降低生命体验境界。以横坐标表示生活体验值,纵坐标表示生命体验值。第一阶段:没有旅游,游客家居(Live-at-home)阶段,既没有生命体验,也没有异域的更多生活体验,以原点O(0,0)表示。第二阶段:长期固守家庭,没有异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增加,生命体验消退,出现生命体验消退(Regression- about-life-experience)状态,以E(0,-e)点表示;这种形态是旅游出现的契机,体现了旅游提升体验的价值。正是因为生命体验的消退,通过旅游增加生活体验以弥补生命体验不足的需求增加。第三阶段:游客如果参与第一境界的远道式旅游,与第二阶段相比,不能增加生命体验,但增加了生活体验,以D点(d,-d)表示(Abundant -about-Lived-experience-and-regression- about-life-experience)。与第一阶段相比,仅增加了生活体验,但随着生活体验的增加,生命体验值逐步下降,即老子提出的旅游远道陷阱。第四阶段:游客在对第一境界旅游不满足的条件下,第一境界的旅游逐步向第二境界旅游转型,出现守道式旅游,以C点(c,0)表示(Only -lived-experience-and-no-life-experience);生活体验的增加没有降低生命体验值。第五阶段:游客寻求生命体验的提升,在对第二境界旅游不满足的条件下,第二境界的旅游逐步向第三境界旅游转型,出现明道式旅游(Double-abundant),以B点(b,b)表示。第六阶段:游客归家后仍然能够实现生命体验的提升,在智慧旅游时代,处于第四境界的居家明道式居家智慧旅游(Wisdom -tourism),以A点(0,a)表示;这是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丽乡村视角下度假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德清“洋家乐”为例[J]. 熊元斌,王婷.  荆楚学刊. 2016(05)
[2]德清莫干山洋家乐高速发展的利弊分析与前景试探[J]. 计丝丝,张敏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9)
[3]比较对《老子》之道的两种诠释[J]. 王新水.  兰州学刊. 2016(09)
[4]基于生活美学的旅游审美探析——从观光到休闲[J]. 潘海颖.  旅游学刊. 2016(06)
[5]景区依托型的“洋家乐”PEST与SCP分析——以德清为例[J]. 蒋丽娜,李健,杨东旭.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6]景区小镇由服务型向自主发展型转变策略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洋家乐”发展模式为例[J]. 葛丹东,王虹.  建筑与文化. 2015(02)
[7]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J]. 张天问,吴明远.  旅游学刊. 2014(10)
[8]莫干山洋家乐旅游给湖州农家乐发展的启示[J]. 俞利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11)
[9]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J]. 李晓卫.  小说评论. 2013(02)
[10]旅游体验审美精神论[J]. 潘海颖.  旅游学刊. 2012(05)



本文编号:3521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521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2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