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及其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7 19:26
旅游环境容量是迄今为止旅游学界争论最多、尚无定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对于这一概念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因为精确值往往难以确定,而且旅游人数只是影响旅游区环境状况的众多因素之一,寻求极限人数的理念对于旅游和游客管理缺乏应用价值。一味追求极限旅游人数还会影响对那些真正有意义因素的关注,从而使管理者忽略保护规划地自然、社会与文化环境这个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原本期望的目标。对1981年至今的266篇旅游环境容量相关论文以及2000年以后58家地质公园专项规划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部分的统计分析与研究显示,我国地质公园规划者往往把旅游环境容量看作一个一成不变的稳定阙值,而忽略了其调控意义,并将计算出一个确切的人数数字作为规划的目标。由于地质遗迹对旅游人数变化的响应极不敏感,大部分地质公园的旅游环境容量规划采用的计算方法又过于简单,导致这部分规划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大多成为摆设,甚至影响整个规划的权威性。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旅游环境容量逐渐向游憩机会谱系、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游客活动管理程序、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管理最佳模型等管理框架过渡。本论文在对以上6种管理...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与旅游环境容量相关管理框架步骤流程图
雾灵山气候、植物带与土壤垂直分带图
雾灵山景区游客特征统计Ⅰ另外两次调查统计较为简单,只是对其中一部分较容易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其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型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 董成森. 经济地理. 2009(01)
[2]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李琛,成升魁,陈远生. 地理研究. 2009(01)
[3]森林型生态旅游地资源空间容量研究——以武陵源天子山景区为例[J]. 董成森,周游,邹冬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01)
[4]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J]. 董成森,熊鹰,覃鑫浩. 系统工程. 2008(10)
[5]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植被对人类旅游干扰的响应[J]. 武国柱,席建超,刘浩龙,王长发,余治家. 资源科学. 2008(08)
[6]宁夏沙漠旅游开发研究[J]. 陈丽,米文宝.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7]游憩机会谱(ROS)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刘明丽,张玉钧. 世界林业研究. 2008(03)
[8]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J]. 杨美霞.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8(01)
[9]旅游景区自然环境容量动态离散计算方法及运用[J]. 杜骁,蒲云. 商场现代化. 2008(04)
[10]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 赵志友,冯城城,周家婷,刘鸣鸣.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8(01)
硕士论文
[1]武汉木兰天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D]. 刘宁宁.北京林业大学 2006
[2]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区土壤冲击影响研究[D]. 叶春.华南师范大学 2005
[3]人为活动强度与雾灵山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健康关系的研究[D]. 张启.河北农业大学 2004
[4]森林旅游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 武国强.河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52584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与旅游环境容量相关管理框架步骤流程图
雾灵山气候、植物带与土壤垂直分带图
雾灵山景区游客特征统计Ⅰ另外两次调查统计较为简单,只是对其中一部分较容易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其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型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 董成森. 经济地理. 2009(01)
[2]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李琛,成升魁,陈远生. 地理研究. 2009(01)
[3]森林型生态旅游地资源空间容量研究——以武陵源天子山景区为例[J]. 董成森,周游,邹冬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01)
[4]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J]. 董成森,熊鹰,覃鑫浩. 系统工程. 2008(10)
[5]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植被对人类旅游干扰的响应[J]. 武国柱,席建超,刘浩龙,王长发,余治家. 资源科学. 2008(08)
[6]宁夏沙漠旅游开发研究[J]. 陈丽,米文宝.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7]游憩机会谱(ROS)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刘明丽,张玉钧. 世界林业研究. 2008(03)
[8]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J]. 杨美霞.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8(01)
[9]旅游景区自然环境容量动态离散计算方法及运用[J]. 杜骁,蒲云. 商场现代化. 2008(04)
[10]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 赵志友,冯城城,周家婷,刘鸣鸣.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8(01)
硕士论文
[1]武汉木兰天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D]. 刘宁宁.北京林业大学 2006
[2]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区土壤冲击影响研究[D]. 叶春.华南师范大学 2005
[3]人为活动强度与雾灵山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健康关系的研究[D]. 张启.河北农业大学 2004
[4]森林旅游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 武国强.河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52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55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