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23:40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因其较高的旅游价值受到旅游者的青睐,近年来旅游人数持续攀升。旅游人数的增多使山岳型风景区的资源保护压力不断增大,资源保护方面问题频出。并且,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旅游者品位的提高,旅游者对山岳型风景区管理、服务、产品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粗放的服务和传统的观光型产品,要求山岳型风景区实现管理和服务提升以及产品创新。还有,近年来我国山岳型风景区与社区的冲突不断,在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的发展。因此,深入探讨我国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相当迫切。目前国内研究我国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很多,但大多研究一个特定的风景区,如庐山、泰山等,没有总结出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的共同特点,提出普遍适用的对策。并且国内对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上,把管理服务方面、产品创新方面、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纳入的很少。本文认为我国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不只是资源,还应该包括风景区的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如风景区的管理者、经营者、社区居民、地方政府等,他们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旅游市场研究
1.2.2 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1.2.3 管理体制研究
1.2.4 旅游对社会的影响研究
1.2.5 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1.2.6 可持续发展研究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本文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的具体阐述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2.3 社区参与理论概述
3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特点分析
3.1 地形地貌独特复杂,景观丰富多彩
3.2 旅游空间有限,生态环境脆弱
3.3 自然条件恶劣
3.4 利益关系复杂
3.5 旅游淡旺季差异过大
4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4.1.1 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三种类型
4.1.2 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分析
4.2 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4.2.1 管理粗放
4.2.2 服务质量不高
4.3 产品缺乏创新
4.4 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冲突明显
5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保护环境和景观资源
5.1.1 增强领导者、管理者的环境意识
5.1.2 严把建设项目环保评审关口
5.1.3 严格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1.4 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
5.1.5 认真进行景区容量管理
5.2 推动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5.2.1 树立精细化意识
5.2.2 落实精细化管理
5.2.3 实现精细化服务
5.3 开发高品位的旅游产品
5.3.1 改造传统的观光型产品
5.3.2 开发运动休闲相结合的健身型产品
5.3.3 推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型产品
5.3.4 设计和社区参与相结合的民俗型产品
5.4 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顺畅的管理体制
5.4.1 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
5.4.2 建立有效率、能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机制
6 实证分析:华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华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概述
6.2 华山风景区管理体制沿革
6.3 华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历程
6.4 华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4.1 2003年“环保风暴”
6.4.2 2005年“五五事件”
6.4.3 2005年“八六事件”
6.4.4 2001年“四八事件”
6.5 华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6.5.1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6.5.2 创造旅游精品
6.5.3 在结构调整中完善旅游要素
6.5.4 拓展客源市场
6.5.5 走集约化开发经营之路
6.5.6 挖掘华山旅游的文化内涵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章小平,朱忠福. 旅游学刊. 2007(09)
[2]山岳型旅游地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峨眉山为例[J]. 张慧,周春梅.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8)
[3]自然景区游客安全管理[J]. 王爱萍,王连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S1)
[4]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曲阜为例[J]. 宋振春,朱冠梅. 旅游学刊. 2007(05)
[5]保障保护地内居民受益的自然资源经营方式——以九寨沟股份制为例[J]. 石璇,李文军,王燕,朱忠福. 旅游学刊. 2007(03)
[6]风景名胜区产品开发与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以武夷山为例[J]. 黄远水. 旅游学刊. 2007(02)
[7]武夷山封闭式管理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J]. 林璧属,张希,赵韶芬,潘雪. 旅游学刊. 2006(07)
[8]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 保继刚,孙九霞. 地理学报. 2006(04)
[9]行政区划调整的旅游效应研究——兼论江西井冈山市与安徽黄山市的比较[J]. 余凤龙,陆林,操文斌,朱桃杏. 地理科学. 2006(01)
[10]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J]. 孙道玮,陈田,姜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601169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旅游市场研究
1.2.2 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1.2.3 管理体制研究
1.2.4 旅游对社会的影响研究
1.2.5 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1.2.6 可持续发展研究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本文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的具体阐述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2.3 社区参与理论概述
3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特点分析
3.1 地形地貌独特复杂,景观丰富多彩
3.2 旅游空间有限,生态环境脆弱
3.3 自然条件恶劣
3.4 利益关系复杂
3.5 旅游淡旺季差异过大
4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4.1.1 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三种类型
4.1.2 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分析
4.2 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4.2.1 管理粗放
4.2.2 服务质量不高
4.3 产品缺乏创新
4.4 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冲突明显
5 我国山岳型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保护环境和景观资源
5.1.1 增强领导者、管理者的环境意识
5.1.2 严把建设项目环保评审关口
5.1.3 严格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1.4 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
5.1.5 认真进行景区容量管理
5.2 推动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5.2.1 树立精细化意识
5.2.2 落实精细化管理
5.2.3 实现精细化服务
5.3 开发高品位的旅游产品
5.3.1 改造传统的观光型产品
5.3.2 开发运动休闲相结合的健身型产品
5.3.3 推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型产品
5.3.4 设计和社区参与相结合的民俗型产品
5.4 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顺畅的管理体制
5.4.1 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
5.4.2 建立有效率、能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机制
6 实证分析:华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华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概述
6.2 华山风景区管理体制沿革
6.3 华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历程
6.4 华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4.1 2003年“环保风暴”
6.4.2 2005年“五五事件”
6.4.3 2005年“八六事件”
6.4.4 2001年“四八事件”
6.5 华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6.5.1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6.5.2 创造旅游精品
6.5.3 在结构调整中完善旅游要素
6.5.4 拓展客源市场
6.5.5 走集约化开发经营之路
6.5.6 挖掘华山旅游的文化内涵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章小平,朱忠福. 旅游学刊. 2007(09)
[2]山岳型旅游地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峨眉山为例[J]. 张慧,周春梅.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8)
[3]自然景区游客安全管理[J]. 王爱萍,王连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S1)
[4]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曲阜为例[J]. 宋振春,朱冠梅. 旅游学刊. 2007(05)
[5]保障保护地内居民受益的自然资源经营方式——以九寨沟股份制为例[J]. 石璇,李文军,王燕,朱忠福. 旅游学刊. 2007(03)
[6]风景名胜区产品开发与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以武夷山为例[J]. 黄远水. 旅游学刊. 2007(02)
[7]武夷山封闭式管理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J]. 林璧属,张希,赵韶芬,潘雪. 旅游学刊. 2006(07)
[8]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 保继刚,孙九霞. 地理学报. 2006(04)
[9]行政区划调整的旅游效应研究——兼论江西井冈山市与安徽黄山市的比较[J]. 余凤龙,陆林,操文斌,朱桃杏. 地理科学. 2006(01)
[10]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J]. 孙道玮,陈田,姜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601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0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