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减缓农村贫困机理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5 03:46
在构建农旅融合减缓农村贫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匹配CFPS微观数据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数据,测算农村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进而采用包含交互效应和中介效应的Probit、Tobit模型,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层面验证农旅融合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农旅融合能够减缓农村收入贫困,但其减缓农村多维贫困效果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旅融合减缓农村收入贫困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其对农旅融合减缓农村多维贫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农村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和人均资本是减缓农村收入贫困的重要传导机制,但其对农村多维贫困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因此,在深入发展农旅融合时,"因症施策""多措并举"方可有效减缓农村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产业集聚、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王明康,刘彦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国家级贫困县旅游发展与多维贫困的脱钩关系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J]. 何静,汪侠,刘丹丽,孙鑫,段志勇. 地理研究. 2019(05)
[3]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 方世敏,王海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基于系统论的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一种粘性的观点[J]. 方世敏,王海艳. 经济地理. 2018(12)
[5]旅游业与贫困减缓:基于国外经济学文献的述评[J]. 赵磊,张晨. 旅游科学. 2018(04)
[6]山西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J]. 王丽芳.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4)
[7]中国农村长期多维贫困的测量、分解与影响因素分析[J]. 侯亚景. 统计研究. 2017(11)
[8]农民创业的跨层次嵌入与乡村旅游资源的适应性协同管理[J]. 吴小立,胡新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9]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以四川省为例[J]. 周蕾,段龙龙,王冲. 农村经济. 2016(10)
[10]旅游需求波动、风险管理与非线性减贫效应研究[J]. 王英,单德朋,郑长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6)
本文编号:3614502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产业集聚、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王明康,刘彦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国家级贫困县旅游发展与多维贫困的脱钩关系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J]. 何静,汪侠,刘丹丽,孙鑫,段志勇. 地理研究. 2019(05)
[3]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 方世敏,王海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基于系统论的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一种粘性的观点[J]. 方世敏,王海艳. 经济地理. 2018(12)
[5]旅游业与贫困减缓:基于国外经济学文献的述评[J]. 赵磊,张晨. 旅游科学. 2018(04)
[6]山西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J]. 王丽芳.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4)
[7]中国农村长期多维贫困的测量、分解与影响因素分析[J]. 侯亚景. 统计研究. 2017(11)
[8]农民创业的跨层次嵌入与乡村旅游资源的适应性协同管理[J]. 吴小立,胡新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9]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以四川省为例[J]. 周蕾,段龙龙,王冲. 农村经济. 2016(10)
[10]旅游需求波动、风险管理与非线性减贫效应研究[J]. 王英,单德朋,郑长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6)
本文编号:3614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1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