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开发对乡村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以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景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09 07:48
民族旅游开发改变了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计与生活方式,旅游带来的经济增长能有效提升旅游地社区的生活质量,旅游引发的城乡互动促使旅游地居民在城乡差异对比中反思自身的乡村身份。鉴于乡村身份认同对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旅游开发提升泸沽湖景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研究背景,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观察方法收集数据,同时运用扎理论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出泸沽湖旅游开发影响乡村身份认同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旅游引发的物质改变是影响泸沽湖景区乡村认同变迁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伴随当地乡村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主客互动的增强,泸沽湖景区居民的乡村认知观、乡村身份自信和乡村社区认同感均得到提升。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旅游影响身份认同的逻辑机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商品化问题研究[J]. 谢春山,胡文静. 旅游论坛. 2018(05)
[2]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与建构主义旅游真实性研究[J]. 韩璐,明庆忠. 旅游论坛. 2018(04)
[3]身份认同、文化记忆与客家文化产业发展[J]. 周建新,俞志鹏. 嘉应学院学报. 2017(09)
[4]民族餐馆里的主客互动过程研究——以丽江白沙村为例[J]. 张机,徐红罡. 旅游学刊. 2016(02)
[5]伦理学视野下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研究[J]. 葛绪锋,邓永进.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12)
[6]谁的真实性?——泸沽湖的旅游凝视与本土认同[J]. 魏雷,钱俊希,朱竑. 旅游学刊. 2015(08)
[7]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研究——自我与他者关系类型及其行为方式[J]. 陈莹盈,林德荣. 旅游科学. 2015(02)
[8]民族旅游地文化商品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以小黄侗族大歌为例[J]. 孙九霞,吴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9]旅游视域下的认同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 余向洋,吴东方,朱国兴,李德明. 人文地理. 2015(02)
[10]旅游中的主客交往与文化传播[J]. 孙九霞. 旅游学刊. 2012(12)
本文编号:3616635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旅游影响身份认同的逻辑机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商品化问题研究[J]. 谢春山,胡文静. 旅游论坛. 2018(05)
[2]少数民族节庆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与建构主义旅游真实性研究[J]. 韩璐,明庆忠. 旅游论坛. 2018(04)
[3]身份认同、文化记忆与客家文化产业发展[J]. 周建新,俞志鹏. 嘉应学院学报. 2017(09)
[4]民族餐馆里的主客互动过程研究——以丽江白沙村为例[J]. 张机,徐红罡. 旅游学刊. 2016(02)
[5]伦理学视野下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研究[J]. 葛绪锋,邓永进.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12)
[6]谁的真实性?——泸沽湖的旅游凝视与本土认同[J]. 魏雷,钱俊希,朱竑. 旅游学刊. 2015(08)
[7]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研究——自我与他者关系类型及其行为方式[J]. 陈莹盈,林德荣. 旅游科学. 2015(02)
[8]民族旅游地文化商品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以小黄侗族大歌为例[J]. 孙九霞,吴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9]旅游视域下的认同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 余向洋,吴东方,朱国兴,李德明. 人文地理. 2015(02)
[10]旅游中的主客交往与文化传播[J]. 孙九霞. 旅游学刊. 2012(12)
本文编号:3616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1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