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探析 ——以四川少数民族村寨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09 16:41
三十多年来,真实性(authenticity)这一概念在西方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旅游界引起了各种热烈的讨论和分析。事实上, 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来代替“Authenticity”,尽管有时它被译作真实性、本真性、原真性、原生性、可靠性、准确性等。在旅游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四种视角研究了“真实性”这一概念。其中,前三种属于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最后一种是旅游主体的本真的旅游体验。存在主义者对“真实性”(Authenticity)的理解是从游客而不是从被旅游的文化的角度出发的,这样该概念的最初含义――“本真”,得以保留。而在与旅游客体相关的三种“真实性”概念中,客观主义者与建构主义者坚持客体的真实性的同时,后现代主义者则完全否定了“真实性”概念,认为“仿真”比原物更加真实,已达到了一种“超真实”(hyper-reality)的完美境界。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民族旅游的真实性问题研究综述
第一节 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
一、旅游和文化
二、文化旅游和民族旅游
第二节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
一、客观主义的真实性
二、建构主义的真实性
三、后现代主义的“超真实”
四、存在主义的本真性
第三节 民族旅游的真实性
第二章 游客调查
第一节 调查背景
一、四川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二、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村寨
第二节 调查方法与结果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结果
讨论和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J]. 徐新建.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7)
[2]人类学眼光:旅游与中国社会──以一次旅游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为个案的评述和分析[J]. 徐新建. 旅游学刊. 2000(02)
本文编号:3688991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民族旅游的真实性问题研究综述
第一节 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
一、旅游和文化
二、文化旅游和民族旅游
第二节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
一、客观主义的真实性
二、建构主义的真实性
三、后现代主义的“超真实”
四、存在主义的本真性
第三节 民族旅游的真实性
第二章 游客调查
第一节 调查背景
一、四川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二、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村寨
第二节 调查方法与结果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结果
讨论和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J]. 徐新建.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7)
[2]人类学眼光:旅游与中国社会──以一次旅游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为个案的评述和分析[J]. 徐新建. 旅游学刊. 2000(02)
本文编号:3688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8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