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环境评价的小城镇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以陕西省三原县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环境评价的小城镇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以陕西省三原县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三原 生态环境评价 生态功能区划 旅游发展规划 空间布局规划 旅游线路组织
【摘要】:以陕西省三原县为例,在分析县域生态环境现况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分析,对其整体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依照生态功能区划原则,综合考虑三原县的各类环境要素,将县域分为四大生态功能区。旅游发展规划基于对县域生态环境要素、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内容的综合考虑,积极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育,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对三原县展开旅游空间布局规划及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研究。三原旅游发展应强化生态功能,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和基本农田等空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三原 生态环境评价 生态功能区划 旅游发展规划 空间布局规划 旅游线路组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432)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3JK0974)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各地小城镇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由于在发展中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建设中忽略生态平衡问题,往往造成了乡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因此,在积极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育建设的基础上,展开小城镇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原,梁涛;济南市东部产业带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区划[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2 高利军,黄韶华,白金凤,杨春;新疆生态功能区划初探[J];干旱环境监测;2003年02期
3 黄梅,李小兵,谭艺平;小城镇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容量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4期
4 郑娜;;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冬英;;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2 加尔肯居马肯·爱特;朱海涌;;伊犁河谷生态功能区划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4期
3 李宇;艾华;冯枫;董锁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4 乔木;田长彦;朱自安;周生斌;卢磊;;中国伊犁河流域生态建设战略与互动模式[J];干旱区地理;2010年05期
5 潘旭莉;;蓝田县旅游资源调查与发展现状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经营管理者;2013年08期
6 邬立伍;;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保护工作[J];低碳世界;2013年05期
7 付兴涛;叶碎高;张丽萍;聂国辉;张锐波;;城郊水土保持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年01期
8 于婧;;浅议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3期
9 王治江;陈大光;董丽新;王延松;万忠成;;辽宁生态功能分区制图技术方法[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7年05期
10 万忠成;王治江;王延松;陈大光;李璇;;辽宁省生态功能分区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孔凡文;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王丽洁;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王智勇;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智勇;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贺文敏;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耀武;基于“GIS”技术的郑州森林生态城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2 曹小娟;洞庭湖AQUATOX模拟与生态功能分区[D];湖南大学;2006年
3 刘丽燕;新疆网衣属(Lecidea Ach.)地衣的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黄宁;基于持续发展的城市功能区划理论及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周建飞;基于RS和GIS的红壤丘陵区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杨华;湖北省生态省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永丽;基于RS和GIS的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乐滨;基于“3S”技术的炎陵县生态区划分方法及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毅;城市生态环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4期
2 江金波;AHP法在梅州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运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3 郑娜;王帆;;陕西省三原县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J];商场现代化;2007年28期
4 刘红卫,李爱贞;济南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马克明,李俊然;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年01期
6 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与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湖北省武汉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上海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黄宇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J];经济地理;2007年06期
3 祁海;李兴;任奎;;阜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06期
4 ;沪浙京金融生态环境居全国前三名[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3期
5 许白玲;;云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J];思想战线;2011年S1期
6 王迪;;宁东基地生态环境评价[J];中国工程咨询;2012年12期
7 沈炳岗;;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建议[J];知识经济;2013年06期
8 祝颖润;;武汉市生态环境评价[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04期
9 梅言;;金融新作拾零[J];金融论坛;2008年10期
10 马毅;;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开发[J];金融电子化;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梅;沙晋明;;环境伦理观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机制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汪甜;刘胜祥;;景观生态评价在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攀枝花高速公路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邵云;赵蓉;赵世坤;;云南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静;孙旭;;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评价[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倩;段家菊;;沈阳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发展建议[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李如忠;孙世群;汪家权;钱家忠;;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主成分投影模型及其应用[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晓红;史海滨;薛富平;;基于灰色理论系统对磴口县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赛道建;;珍稀鹤类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评价中的作用[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9 李群;;济南南部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谢跟踪;邱彭华;谌永生;;基于PSR模型的海南岛生态环境综合评价[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雷和平邋通讯员 关伟;陕西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N];金融时报;2008年
2 记者 雷和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金融时报;2011年
3 霍志辉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关系分析[N];金融时报;2014年
4 陈徐 李柏楼;开展区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N];金融时报;2009年
5 李昌明;不能让银行“赢了官司赔了钱”[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戴恩国 高显洲;优化金融生态 建设诚信体系[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宋常青;应尽早建立国家级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制度[N];商务时报;2008年
8 吉洪;优化金融生态 打造资金洼地[N];海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力 通讯员 王尽量 张健健;打造魅力之城[N];金融时报;2009年
10 沈环玄;江苏已进入集全社会之力保护、修复环境的阶段[N];江苏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远华;生态环境流量流向评价方法及其在西藏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宏林;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及保护[D];东华大学;2008年
3 陈宏观;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高延良;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李晓印;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赖启宏;珠江三角洲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环境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丽波;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珂;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地质生态环境评价信息系统开发[D];长安大学;2009年
3 郭墨瀚;鄱阳湖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玉南;北京市西城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李莹莹;基于遥感技术的甘肃礼县金矿区生态环境评价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原佩佩;阿拉善右旗生态环境评价及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高占慧;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川东;基于石灰土物理性质的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评价[D];贵州大学;2009年
10 刘赫;吉林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3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2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