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角下的旅游学术类型划分——继张凌云等人h指数测度成果的再探讨
本文关键词:共同体视角下的旅游学术类型划分——继张凌云等人h指数测度成果的再探讨
【摘要】:张凌云等开启了学术共同体视角下旅游研究的新领域,其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分别以论文数量、h指数为测度指标,对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学术机构及旅游研究者)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排序与评价。文章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排序数据进行再分组,尝试了旅游学术共同体范畴内的类型划分工作。设计了可实现聚类效果的分列排序法,依据组内成员的名次排序与论文数量多少要保持一致的原则,通过对学者排序但却不改变总序号及相应论文数量的位置变动,最终得到了11种学术类型。虽然每种类型的内容特征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结果已呈现出各组学术贡献的程度差异,不仅得出ABC三组学术贡献与论文数量的反序关系,更为有意义的是指出了D组作为一个整体的学术价值。
【作者单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 学术共同体 类型划分 分列排序法
【分类号】:F592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张凌云等人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全面探讨了中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整体状况[1-2]。其意之所在,即努力为国内旅游学术共同体的整体状况进行“画像”,并尝试着向学界注入新鲜活力元素。关于后一点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组织假如长期得不到改变,必然会产生组织惰性,需要通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景坤;;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汪维清;罗先文;汪维华;;分组排序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33期
3 宋子千;;旅游研究方法论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之争[J];旅游学刊;2013年04期
4 张凌云;齐飞;吴平;;近十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成果的h指数测度与评价[J];旅游学刊;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远鑫;梁亚舟;王久远;;浅谈快速排序算法的改进[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14期
2 陈寿文;;递归策略求解数据结构中归并排序算法[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黄剑锋;陆林;;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基于空间涌现性的空间研究新范式[J];地理科学;2015年01期
4 王秋芬;邵艳玲;;一种新的基于哈希函数的排序算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年10期
5 谢中田;孙佼佼;;旅游学方法论:何来“主义”之争?——与宋子千、张斌等人商榷[J];旅游学刊;2013年12期
6 汪秀婷;戴蕾;;集群网络中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及突破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5期
7 余冬梅;;一种基于堆的快速排序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35期
8 彭建;王艳平;;从美丽论证到解决问题: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阶段论[J];怀化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9 解国政;;组织惯性研究文献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3期
10 胡继宽;汪维清;;一种适宜于海量数据的快速分组排序算法[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解国政;基于尖端突变理论的组织惯性测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2 于爽;组织惰性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3 古丽孜亚·阿布都吉力;汉—哈萨克双语电子词典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光,,王晓明;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05期
2 张涛;柳重堪;张军;;卫星时变拓扑网络最短路径算法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6年03期
3 汪维清;汪维华;张明义;;基于有序双循环链表的低代价最短路径树快速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7年08期
4 邱均平;缪雯婷;;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国学者为例[J];科学观察;2007年03期
5 邱均平;温芳芳;;作者合作程度与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图书情报档案学”高产作者的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5期
6 张斌;张澍军;;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旅游体验研究[J];旅游科学;2010年06期
7 张宏梅;;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中国旅游本土化研究[J];旅游科学;2011年05期
8 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J];旅游学刊;2010年01期
9 田坤跃;;基于Fuzzy-IPA的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年05期
10 张金山;;旅游研究:实证主义大行其道的警惕[J];旅游学刊;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苌光锤;李福华;;学术共同体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1期
2 苌光锤;李福华;;学术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辨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5期
3 韩旭;;“学术共同体”与“儒林”传统[J];云梦学刊;2011年01期
4 唐晓阳;陈家刚;;学术共同体的成长与建设文化强省[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苑英奕;;当今韩国民间学术共同体的独特形式——以“水逾+跨越研究室”为例[J];天涯;2014年02期
6 丁云龙;国外学术共同体学术研究体例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树军;论学术共同体对科技创新系统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6期
8 杨玉圣;;学术正义与学术共同体——读贺卫方《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2期
9 张曙光;;学术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J];学术界;2011年06期
10 朱四倍;;学术共同体的消失和利益共同体的膨胀[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晓丽;杨公成;;西部新闻传播学学术共同体使命的探讨[A];新闻学论集第29辑[C];2013年
2 ;第二章 全国学会的价值与功能[A];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山大学校长 黄达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顾红亮;发挥学术共同体的积极作用[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王桂玲;论“德”与“术”[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4 记者 张奇锋 通讯员 王丽霞 党波涛;教授就是大学[N];广东科技报;2011年
5 胡卫 全国政协委员 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 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谈国家意志与学术意志[N];联合时报;2014年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协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学术共同体当承担学术评价重任[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垠;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上应大有作为[N];大众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柳霞 史楠;怎么看阎崇年的“悬赏门”[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齐芳;学会应承担“学术判断”责任[N];光明日报;2009年
10 王诗戈;摄影批评学术化的第一步[N];中国摄影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满玲;论中国档案学术共同体的价值及其实现[D];湘潭大学;2014年
2 唐朗诗;学术共同体中的政治世界[D];复旦大学;2012年
3 蔡国正;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探析[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2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68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