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9:19

  本文关键词: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 制度增权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能够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维护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研究了社区的概念,社区参与的概念,生态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同时展开了对本研究所研究内容的研究必要性的分析,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利用法学、经济学相关理论,系统分析该问题。其次,紧密结合我国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实际,对我国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实践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其中症结。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产权结构不合理;公平的决策咨询机制不健全;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环境监管制度不完善;责任分担制度不完善等。再次,通过考察美国、英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域外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制度构建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得出以下借鉴结论:设立政府、社区、旅游开发商三元联动机制,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收益分配制度,设置严格的环境责任、大力推行环境保护教育制度、建立环境监管机制,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注重生态理念教育,寻求与其他环境管理手段的有效联结。最后,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探索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法律制度是本研究努力的目标。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应该完善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法律制度和运行保障机制。第一,明确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包括利益协调与利益平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二,合理设计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制度;第三,完善财政补偿与政策激励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育等。
【关键词】: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 制度增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D922.29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导论10-17
  • 1.1 研究缘起10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本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14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5
  • 1.5.1 研究思路14-15
  • 1.5.2 研究方法15
  • 1.6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15-17
  • 1.6.1 研究的创新点15
  • 1.6.2 不足之处15-17
  • 2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理论17-24
  • 2.1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概述17-18
  • 2.1.1 社区17
  • 2.1.2 社区参与17-18
  • 2.2 乡村生态旅游释义18-19
  • 2.2.1 生态旅游18
  • 2.2.2 乡村生态旅游18-19
  • 2.3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19-20
  • 2.3.1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景区生态资源保护的必然要求19
  • 2.3.2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实现共容利益的客观需求19-20
  • 2.3.3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实现社区共管的必由之路20
  • 2.4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20-24
  • 2.4.1 法学理论20-22
  • 2.4.1.1 农民权益保护理论20-21
  • 2.4.1.2 社区发展权理论21
  • 2.4.1.3 利益相关者理论21-22
  • 2.4.2 经济学理论22-24
  • 2.4.2.1 产权理论22-23
  • 2.4.2.2 外部性理论23-24
  • 3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以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为例24-29
  • 3.1 我国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情况介绍24-25
  • 3.2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现状25-27
  • 3.2.1 水西沟镇概况25
  • 3.2.2 水西沟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25-26
  • 3.2.3 社区参与水西沟生态旅游开发需求分析26
  • 3.2.4 水西沟镇旅游收益分配状况分析26-27
  • 3.3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法律问题27-29
  • 3.3.1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27
  • 3.3.2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机制不完善27-28
  • 3.3.3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环境监管机制不健全28
  • 3.3.4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责任分担机制不完善28-29
  • 4 域外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政策与实践分析及借鉴29-38
  • 4.1 美国社区民主自治模式29-31
  • 4.1.1 引入市场化社区治理机制,,发挥非政府组织协调作用29-30
  • 4.1.2 依托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注重生态理念的养成30-31
  • 4.2 英国SPARC模式31-32
  • 4.2.1 合理设计SPARC规划,强化SPARC、社区和“合伙人”合作31-32
  • 4.2.2 发挥SPARC组织协助作用,兼顾社区生态及经济效益32
  • 4.3 泰国KECC模式32-34
  • 4.3.1 构建公司主导型开发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32-33
  • 4.3.2 完善生态旅游教育,使乡村生态旅游进入发展模式33-34
  • 4.4 澳大利亚政府主导——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模式34-35
  • 4.4.1 构建政府、旅游开发商、社区三位一体联动机制34-35
  • 4.4.2 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完善行政责任设置35
  • 4.5 域外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政策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35-38
  • 4.5.1 建立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咨询机制35-36
  • 4.5.2 发挥非政府组织协助作用,构建政府、社区、旅游开发商三元联动机制36
  • 4.5.3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环境监管机制36
  • 4.5.4 鼓励社区参与,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收益分配制度36-37
  • 4.5.5 注重生态理念教育,建立生态环境教育法律制度37-38
  • 5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法律问题解决对策38-44
  • 5.1 明确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38-39
  •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38
  • 5.1.2 利益协调与利益平衡原则38-39
  • 5.2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法律制度39-42
  • 5.2.1 构建政府、社区、旅游开发商三元联动机制39-40
  • 5.2.2 建立公平的利益均衡分配制度40-41
  • 5.2.3 构建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41
  • 5.2.4 制定长期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制度41-42
  • 5.3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政策激励与保障机制42-44
  • 5.3.1 完善政府财政金融与政策支持42
  • 5.3.2 培育生态环境保护意识42-43
  • 5.3.3 建立社区人才培养机制43-44
  • 6 结语44-46
  • 6.1 研究结论44
  • 6.2 研究展望44-46
  • 参考文献46-52
  • 附录一 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情况调查问卷52-55
  • 附录二 硕士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55-57
  • 致谢57-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长健;李伟;薛报春;;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蔡碧凡;陶卓民;郎富平;;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比较研究——以浙江省三个村落为例[J];商业研究;2013年10期

3 李长健;伍文辉;;试论旅游环境的反哺机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广宏;张晓东;;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管理模式初探——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1期

5 左冰;;共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利益协调[J];旅游科学;2013年01期

6 黄晓杏;胡振鹏;傅春;余达锦;;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5年01期

7 殷蕾;;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问题浅析——基于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0期

8 刘瑞峰;马玲玲;刘国勇;陈彤;;新疆新农村建设村庄体系规划研究——以昌吉榆树沟镇和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典型调查为例[J];新疆财经;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晋阳;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6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696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