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摘要】: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求我国必须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高校教育用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利于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的供需矛盾,推动城市建设用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也利于高校在合理的土地利用中充分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高校教育用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杭州市典型高校进行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通过对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的现状以及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杭州市高校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该研究对推动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本文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益这四个层次入手对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该指标体系不仅对高校办学基本条件以及学校承担教学职能方面的用地保障程度的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考量,也对高校社会效益的产出方面进行了充分考虑,能全面客观的反映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情况。二、通过对杭州市高校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分析,得出杭州市高校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总体较好,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整体较高,充分发挥了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但也存在高校布局不尽合理,非教学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偏大;校区内留有未建土地,土地利用仍有潜力可挖:部分高校土地使用较为粗放等问题。
【关键词】:高校教育用地 集约利用评价 杭州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01.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2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综述14-22
- 1.2.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14-16
- 1.2.2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16-19
- 1.2.3 高校教育用地研究进展19-22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2-24
- 1.3.1 研究内容22-23
- 1.3.2 研究方法23-24
- 1.4 技术路线24-25
- 2 研究区域概况25-29
- 2.1 杭州市概况25-27
-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25-26
- 2.1.2 社会经济状况26-27
- 2.2 杭州市高校概况27-29
- 3 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利用现状分析29-38
- 3.1 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现状调查29-32
- 3.1.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对象的选取29-31
- 3.1.2 现状调查的内容31-32
- 3.2 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现状分析32-38
- 3.2.1 高校用地规模与学生人数规模对比分析33
- 3.2.2 高校用地结构状况分析33-36
- 3.2.3 高校校舍建筑状况分析36
- 3.2.4 独立学院情况分析36-38
- 4 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38-52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8-41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38-39
- 4.1.2 评价指标选取及指标内涵界定39-41
- 4.2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的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41-46
- 4.2.1 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43-44
- 4.2.2 评价指标标准值确定44-45
- 4.2.3 评价指标标准化45
- 4.2.4 集约利用程度分值计算45-46
- 4.3 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46-50
- 4.3.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47-48
- 4.3.2 评价结果具体分析48-49
- 4.3.3 评价结果小结49-50
- 4.4 杭州市高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50-52
- 5 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52-55
- 5.1 合理规划校园布局,提高土地整体用地效率52
- 5.2 改善高校间各自为营的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52-53
- 5.3 实行高校用地差别化管理,划拨和有偿使用两种供地方式并存53-54
- 5.4 建立高校用地监管机制,加深高校用地规范与考核力度54-55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55-57
- 6.1 研究结论55-56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2
- 附录62-66
- 作者简介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爱华;关于高校理财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5年10期
2 惠碧仙 ,黄英维;运用资产置换方式建设高校新校区[J];会计之友;2005年11期
3 孙中国;;高校“财务危机”状况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8期
4 黄炳辉;;高校新校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持续驱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9期
5 闫军;郑海霞;;高校新校区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的探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9期
6 李金梅;;加强高校新校区建设监督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03期
7 刘忠梅;;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9年08期
8 谢冬;陈志峰;;试论高校新校区建设控制造价的主要环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8期
9 黄钰彬;;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及其风险分析[J];经济师;2010年06期
10 万义平;李水弟;;高校规模发展中财务风险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丽丽;;浅论高校新校区工程档案工作[A];兰台撷英——向建党90周年献礼[C];2011年
2 周日波;;对高校新校区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西省高校为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艳 实习生 薛楚楚;省高校新校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N];晋中日报;2011年
2 记者 郝光明;山西高校新校区项目正式开工[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3 记者 苗武军;高建民张复明出席高校新校区建设调度会[N];山西日报;2013年
4 记者 武俊鹏;加强领导 加强力量 加大力度 加快进度 扎实推进我省高校新校区建设[N];山西日报;2010年
5 孔德青;完善高校新区详规 促进城市未来发展[N];晋中日报;2011年
6 雷昊;高校新区项目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专题会召开[N];晋中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江涛;用行动镌刻责任与担当[N];晋中日报;2012年
8 蔡鹏;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全力做好建设工作[N];晋中日报;2012年
9 江涛;坚持速度不减标准不降 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工[N];晋中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李林霞;我省高校新区正式启用[N];山西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亚庚;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祥军;高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肖心茹;高校制度反腐过程中的观念误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国权;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钟丹萍;杭州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杨文栋;地市级高校建设发展中的非财政性资源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琳;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周伟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战略模式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8 徐宏;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黄春富;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与对策[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哲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87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8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