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以及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人们的饮食从单一的纤维摄取转变为蛋白质吸收,牛羊肉等食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受资源环境的约束日趋加大,面对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解决“人畜争粮”的粮食问发展草原畜牧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草原畜牧业羊肉生产可以不需要谷物,是彻底的节粮型畜牧业。从政策方针和现实矛盾理解,无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还是改善国民饮食结构,发展草原畜牧业是符合政策趋向,并且要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着眼于产品价值的实现,首先从发展的条件、历程、现状对于呼伦贝尔畜牧业进行概括用来说明畜牧业的基础性和羊业的地位。其次,以作为牧区最为主要的牲畜巴尔虎羊的生物特性、规模数量、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作为进一步研究羊业基础的素材,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分析了产业的各项指标;并对对羊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生产加工能力、市场体系、基础性建设、标准化等领域进分析,得出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直接影响羊产品品质、加工能力的低下进一步降低产品的价值等,然而行业的发展并不只是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政府在其中担任者引导和扶助的角色,羊业的基础性建设不能够符合牧区的特征和实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标准化体系落后又会使政府在市场混乱的情况下无从监管并且遏制产品开拓消费者市场并且影响产品价值的实现,多方面的制约因素都成为巴尔虎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后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建议,首先作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加强对基本生产资料草场的保护,依法对破坏草原的行为进行惩罚,加强对草原生态监测;在面对未来的发展中,巴尔虎羊业要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积极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最重要的是加强政府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走质量型道路,全面贯彻“互联网+”和畜牧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不遗余力的发展巴尔虎羊业。
【关键词】:巴尔虎羊业 产品差别化 规模化 市场定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7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1.2 相关研究综述12-14
- 1.2.1 国外研究12-13
- 1.2.2 国内研究13-14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14-15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研究内容15
-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15-16
- 1.5 论文研究思路16-17
- 2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概况17-29
- 2.1 畜牧业发展条件17-19
- 2.1.1 草地资源17
- 2.1.2 水资源17
- 2.1.3 气候17
- 2.1.4 游牧文化17-18
- 2.1.5 政策条件18
- 2.1.6 客观因素18-19
- 2.2 畜牧业发展历程19-23
- 2.2.1 建国前发展阶段19-20
- 2.2.2 建设养畜初级阶段(1949~1978)20
- 2.2.3 体制更替阶段(1979?1984)20-21
- 2.2.4 稳定发展阶段(1985~1989)21-22
- 2.2.5 快速增长阶段(1990~2005)22-23
- 2.2.6 互补发展阶段(2006~至今)23
- 2.3 畜牧业发展现状23-25
- 2.3.1 生产现状23-24
- 2.3.2 加工现状24-25
- 2.4 羊业在畜牧业中地位25-27
- 2.5 市场流通27-28
- 2.6 草原保护28-29
- 3 巴尔虎羊业发展现状分析29-37
- 3.1 巴尔虎羊的特征29-31
- 3.2 巴尔虎羊的分布31
- 3.3 巴尔虎羊的生产31-33
- 3.4 巴尔虎羊的产品加工33-34
- 3.5 巴尔虎羊的流通34-37
- 4 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37-46
- 4.1 资源环境的约束37-38
- 4.2 产品加工能力的低弱38-39
- 4.3 市场体系建设滞后39-43
- 4.3.1 国外市场冲击,严重危害牧民利益39-40
- 4.3.2 产品差别化不明显40-41
- 4.3.3 羊源控制不利,品牌价值较难体现41-42
- 4.3.4 流通流域发展落后42-43
- 4.4 基础性建设不协调43-44
- 4.5 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44-46
- 5 巴尔虎肉羊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46-56
- 5.1 加强对草场(原)生态的保护,走“质量型”可持续发展产业战略46-47
- 5.2 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47-48
- 5.3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48-54
- 5.3.1 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品差别化48-51
- 5.3.2 加强品牌建设与管理,明确市场定位51-52
- 5.3.3 推行电子网络平台的运行,突破地理界线52-54
- 5.4 政府协调和引导,加大投入扶持力度54
- 5.5 推动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54-56
- 6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儒;;羊草种子带菌检验[J];中国草地;1991年06期
2 王玉;刘卫平;沙志娟;许忠霞;吉日嘎拉;斯琴高娃;玉杰;;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的外形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Z1期
3 沙志娟;刘瑞生;吕潇潇;慕红军;胡胜;;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的外形特点[J];中国畜禽种业;2013年02期
4 巴赛音;;呼盟牧区成立国营机械林场[J];内蒙古林业;1959年03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于琳娜 通讯员 孙庆文 张慧;通电后,更离不开巴尔虎草原[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中共陈巴尔虎旗委书记 高f;全面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 建设美丽陈巴尔虎[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3 记者 吴青兰 通讯员 李玉兰;巴尔虎蒙古部落迎来杭州千人旅游团[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李淑华;腾飞的陈巴尔虎[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5 ;中俄蒙国际巴尔虎文化旅游节将启幕[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辛语;呼伦贝尔:文化走出草原[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7 高晓明;新左旗生态告急[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8 记者 马贵;草原“网上”行[N];人民邮电;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布德;新巴尔虎蒙古社区的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诺敏;新巴尔虎土语语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米塔乐;呼伦贝尔市巴尔虎萨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旭日干;巴尔虎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4 澈力木格;近现代巴尔虎服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瑞雪;巴尔虎木雕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呼伦;巴尔虎民歌的种类与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红梅;从区域文化特点看呼伦贝尔巴尔虎民歌[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朝鲁门;论巴尔虎蒙古族使用品图样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烛兰其其格;巴尔虎史诗发展阶段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特日格乐;新巴尔虎口语动词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4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2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