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种业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2 14:05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种业安全研究 出处:《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种业 育种 产业安全 转基因 国际比较


【摘要】:“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影响着粮食产量安全,控制了种业,等于控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食物的供给。我国种业起步相对国外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自《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业市场化也就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国内种子企业“多、弱、小”,品种选育及推广水平非常低。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种子消费国,常年用种量为125亿公斤,市值达600多亿元,并且持续增长。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公司登陆中国市场,凭借完善的管理体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丰富的品种推广经验,这些跨国企业迅速占领中国种业市场,民族种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大缩小,严重威胁我国种业安全。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种业科研能力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中国种业科技研发实行“双轨制”,造成科研院所研发能力强,但是没有推广能力;中小企业有推广渠道,但是育种科研能力很弱,这显然难与市场对接。此外,国内对于转基因的科学普及不够,社会上的转基因食品事件如湖南黄金大米事件,造成大众对转基因的恐慌,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种业的发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投入经费搜集种子基因资源,偷取和克隆了国内很多种子基因资源,又从中分离并克隆有用的基因并申请专利。一旦在科研领域丧失优势,外资将全面控制我国种业,我国种业安全奖面临巨大挑战。从现状来看,国外种业公司已经控制了我国大部分的蔬菜种子市场,一部分粮食作物种子市场,我国种子进出口贸易常年保持逆差,种业对外依存度在逐步增高,中国种业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在加大;同时外资与国内企业注册成立了大量的合资公司,并在技术层面控制着这些公司的发展,对我国种业的控制力在逐渐增强。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从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国内外种业比较分析、外资进入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等方面出发,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全面剖析我国种业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Seed is the core el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ed industry affects grain yield security and controls seed industry. The seed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the development time is shorter, since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ed Law. Seed industry marketization is only more than ten years. Due to domestic seed enterprises "many, weak, small", the level of breeding and promotion is very low. At present, China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seed consumer in the worl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multinational seed companies such as Monsanto, Syngenta, DuPont-Pioneer and other multinational seed companies have entered the Chinese market. With the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stro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rich variety promotion experience, th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quickly occupied the Chinese seed market, and the living space of the national seed industry was greatly reduced. It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China's seed industry. On the whol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of China's seed industry lags behind that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is no capacity to promo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extension channels, but breeding research capacity is very weak, which is obviously difficult to connect with the market. In addi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transgenic science in China is not enough, the social even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uch as Hunan Golden Rice event. This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bi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thu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eed industry to a certain extent. Invest funds to collect seed genetic resources, steal and clone a lot of domestic seed genetic resources, isolate and clone useful genes and apply for patent. Once lost the advantage 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oreign capital will fully control the seed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safety award of seed industry in China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foreign seed companies have controlled most of the vegetable seed market and some food crop seed market in China. The see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our country keeps deficit all year round,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of seed industry increases step by step,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seed industry is increasing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capital and domestic enterprises registered a large number of joint ventures, and in the technical level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ompanies, the control of China's seed industry is gradually enhanced.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eed industr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foreign capital enters the influence and so on aspect and so on our country seed industry safety aspect, through the longitudinal and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our country seed industry safety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洪瑞,魏同科;创立品牌 攸关种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种业;2000年02期

2 张湘琴;国外种子科技发展历程述略[J];古今农业;2000年04期

3 黄华;实现档案目标管理 推动种子事业发展[J];中国种业;2001年03期

4 隆荣侦;论种子企业的品牌经营[J];中国种业;2001年04期

5 ;与植物品种和种子相关的国际组织简介[J];中国种业;2002年06期

6 番兴明 ,陈洪梅;云南省玉米发展趋势及对策[J];云南农业;2002年11期

7 汪德海;新形势下县级种子企业应如何发展[J];现代种业;2002年06期

8 梁宗栋,赵玉山,姬青云;种子企业生存发展应有的思路[J];中国种业;2004年04期

9 李育军,田亚华;关于加强种子学科建设的一些设想[J];中国种业;2005年07期

10 陈志兴;;种子企业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研究[J];种子;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忠华;孙杨保;;推进种子工程建设 繁荣种子市场经济[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蒲大清;郭子荣;敬甫松;;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运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杨学举;;加入WTO后中国农作物育种面临的挑战及对策[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志刚 丁先翠;河南“十大名优种子品牌”揭晓[N];农资导报;2009年

2 湖南农业大学 隆荣侦;种子企业的品牌经营[N];农民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赵向南;“洋”种子攻城略地的担忧[N];山西日报;2011年

4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佟屏亚;国内种子价格应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N];农资导报;2006年

5 孙志刚;河南“种子诚信企业”评选揭晓[N];农资导报;2007年

6 通讯员 谷铁城 本报记者 梅隆;让农民用上“放心种”[N];农民日报;2002年

7 张静;鄂托克旗积极开展种子打假护农保生产行动[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峻发;他们是这样守护种子的[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9 记者 李保林邋通讯员 胡秀丽;湖北种子渴望撒向全国[N];湖北日报;2008年

10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 张新民;创新是种子产业安全的基石[N];人民政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洲;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曾松亭;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胡小荣;几种农作物超干种子保存、生理生化机理和遗传稳定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黄毅;中国粮食种业分销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陈燕娟;基于知识产权视角的中国种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谭祖卫;我国种业体系市场化水平测度方法构建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孟玉;番茄种质遗传多样性及种子质量调控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罗忠玲;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勇;我国民营种子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王建新;吉林省农民种子购买与使用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章志远;宁波市农作物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岳远彬;山东省种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5 李小梅;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陈紫封;科技创新推动种子产业国际化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马强;近十五年山东省玉米种子质量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8 黄雨;种子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9 林太峗;台州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文文;陕西种子企业融资路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69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69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