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林地征占用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浙江省林地征占用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出处:《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林地 征占用 可行性分析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加速,建设用地迅速增加,林地随意征占用现象突出,林地征占用可行性的科学合理评价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在分析浙江省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现状的基础上,以森林生态学,森林可持续经营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及地方颁布的相关规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套直观的林地征占用可行性评价体系,并在象山县某度假区林地征占用项目中加以应用,验证该可行性评价系统的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区林地征占用分析报告差异较大,部分调查数据及统计结果仅仅为了报告完整性而存在,评估过程主观化,结论和分析过程割裂,无法客观的从调查结果、评估过程推导出合理的结论。浙江省征占用林地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可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包括林地面积、公益林面积、蓄积量等24个评价指标。根据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不同,把影响等级分为有利和不利两类,共10个等级。利用构建的浙江省林地征占用可行性评价体系对象山县某度假区林地征占用项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项目林地征占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分值为-0.926,对环境的影响为“轻不利”。通过本研究,可以比较直观地表达出征占用林地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以及实施补救措施后的影响。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number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is increasing rapidly, and the phenomenon of arbitrary collection and occupation of forest land is prominent.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forest land requisition and occupation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report of forest land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guided by the theories of forest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norms issued by the state and the local,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 set of intuitionistic feasi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forest land requisition and occupation is constructed. It is applied in the project of forest land requisition and occupation in a holiday area in Xiangshan county, and the feasi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 verifi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analysis report of forest land requisition and occup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Part of the survey data and statistical results only exist for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repor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subjective, the conclusion and the analysis process are separated, can not objectively from the survey results. The evaluation process deduced a reasonable conclusion. Zhejiang Province occupied forest land impact assessment index can be decomposed into target layer, criterion layer and index layer, including forest land area, public welfare forest area.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mpact grad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A total of 10 grades. The feasi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forest land levy and occup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used to verify the project of forest land requisition and occupation in a resort area in Xiangshan County.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forest land requisition and occupation of this project is -0.926, and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s "light disadvantage". It can be used to express directly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forest lan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effec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medial measure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德祥,陈平留;层次分析法在防火树种选择中的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徐彦;赵凯;于小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性评价的理论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分析[J];乡镇经济;2008年02期
3 杜凤珍;李宝喜;张萍香;童伟文;杨皓琼;王守荣;徐冬云;牟微;冯钊;马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研立项评估[J];长江蔬菜;2013年10期
4 刘朝亮;;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3期
5 范■荣;层次分析法在产值翻番决策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1984年02期
6 曹时中,武亚民;振兴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措施的层次分析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86年04期
7 傅金龙;层次分析法在综合评分中的应用[J];农业技术经济;1987年05期
8 郑敏;;层次分析法在科研经费分配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9 陈华豪;王希田;;层次分析法在森林采运学科中的应用[J];森林采运科学;1988年04期
10 崔文秀;;层次分析法在小流域规划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平;孙宏才;徐关尧;;关于AHP与ANP的比较和分析[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金式容;;层次分析法在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金菊良;魏一鸣;付强;丁晶;;计算层次分析法中排序权值的新方法[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陈会祥;黄德寅;张倩;;层次分析法在职业健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菊花;;浅谈层次分析法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应用[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林鹏程;;层次分析法在设备评标过程中的应用[A];上海空港(第5辑)[C];2007年
7 骆正清;;基于聚类与合并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8 王铁成;李新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陈孝文;;层次分析法在比质比价采购中的应用研究[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靳文生;郝世强;;层次分析法在应对整车项目研发风险中的应用[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9期(总第330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晓峰;层次分析法在石油企业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究[N];中国会计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徐蔚冰;中国总部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3 嘉木;能源企业绿色指数推出[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小琳;基于修正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石油贸易风险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蔡桦杨;基于临床病例和层次分析法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应用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常慧;基于复杂网络对我国区域间贫富差距成因的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海上油气田节能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张玉杰;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崔恩泽;层次分析法在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4 刘长鑫;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远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5 赵海云;K市市级统建“弃土消纳场”社会管理方引进选择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韩静;杨凌热电厂工程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飞;微店网电子商务模式的风险分析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Martin AkelimbonaAtebiya(马丁);加纳矿业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吕杰;交叉桥梁与被交运营公路施工安全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程志鹏;FSA在锚泊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7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9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