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评估老挝PhouKhaoKhouay国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

发布时间:2018-01-10 02:07

  本文关键词: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评估老挝PhouKhaoKhouay国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 出处:《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动态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对PhouKhaoKhouay国家级保护区域1999年-2014年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进行研究。以老挝民主共和国Vientiane省Thoulakhom地区的Vanghua村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当地村民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看法。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动态进行研究,使用的遥感影像数据包括1999年Landsat 5专题测图仪,2006年Landsat 7加强版专题测图仪和2014年的Landsat 8操作陆地图像。使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土地使用及土地覆盖图进行分类,基于这种方法,Landsat图像主要分为9类。同时进行了地面调查,所得数据用来对GIS和RS所得的评价结果进行校正,并计算评价结果的总体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从1999年到2014年,研究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其中从1999年至2006年森林覆盖率有一个快速的减少,从类别上看,在这段研究时间内,常绿林,阔叶混交林和灌木总共减少了1.11%,而人工林和水体面积分别增加了0.28%和1.83%。从2006年至2014年,森林覆盖率增加了0.55%(主要为常绿林和阔叶混交林),相反,农业用地减少,主要用以恢复灌木面积及天然次生林。基于地面调查结果的订正,基于GIS和RS估测结果的总体准确率为82%。在当地村民对森林资源、森林管理组织及社会经济现状看法的研究中,总共选取了221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结果经过微软办公系统Excel分析,计数,计算百分比,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及标准离差。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村民对包括9种森林活动的森林资源重要性的看法的平均值是31.36,处于显著水平,其中具有最高平均价值的活动是森林在自然教育中的重要性,平均值为3.66。村民对森林资源管理规定看法处于中等关注水平,其关注值为37.97,其中村民对参与制定村庄森林法的关注度很高,平均值为3.50,村民对社会经济现状的关注居于中等水平,平均值为20.93,其中社会经济现状为当地社区及村民家庭带来的收益处于非常关注的水平,其平均值分别为3.40和3.41。
[Abstract]:The main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PhouKhaoKhouay national protection area from 1999 to 201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Vien of the Lao Democratic Republic. The village of Vanghua in Thoulakhom district of tiane province i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views of local villagers on land use change, and studies the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used include the Landsat 5 thematic mapping instrument in 1999. 2006 Landsat 7 enhanced thematic mapping instrument and 2014 Landsat 8 operating land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map using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is method, Landsat images can be divided into 9 catego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ground survey is carried out, and the data obtained are used to correc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GIS and RS.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est cover of the study area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from 1999 to 2014. However, there was a rapid decrease in forest cover from 1999 to 2006, with a total decrease of 1.11% for evergreen forest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s and shrub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rom 2006 to 2014, the forest coverage increased by 0.55 and 0.55 (mainly evergreen forest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on the contrary, the area of artificial forest and water body increased by 0.28% and 1.83.From 2006 to 2014, the forest coverage increased by 0.55% (mainly evergreen forest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The reduc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was mainly used to restore shrub area and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Based on the revision of ground survey results, the overall accuracy rate of estimating the results based on GIS and RS was 822.The local villagers were concerned with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study of fores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a total of 221 households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analyzed, counted and calculated percentage by Microsoft office system Exc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local villagers' views on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 resources including 9 kinds of forest activities was 31.36, which was at a significant level. One of the activities with the highest average value is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 in natural education,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3.66.The villagers' views on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re at a medium level of concern, with a concern value of 37.97. Villager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forest law is very high, the average value is 3.50, the villagers'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is in the middle level, the average is 20.93. Among them,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income of villagers' families is in a very concerned level, its average value is 3.40 and 3.41 respectively.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01.2;S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向培;王汉杰;何明元;史小康;;三种土地覆盖遥感数据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24期

2 吴晓莆;唐志尧;崔海亭;方精云;;北京地区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覆盖动态[J];植物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3 吴文斌;杨鹏;张莉;唐华俊;周清波;Shibasaki Ryosuke;;四类全球土地覆盖数据在中国区域的精度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4 黎治华;高志强;高炜;施润和;刘朝顺;;中国1999-2009年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时空特点[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5 岳彩荣;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遥感调查技术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王卷乐;冉盈盈;张永杰;曹晓明;杨飞;;1980—2010年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7 甘淑,何大明,袁建平;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中土地覆盖遥感监测试验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年03期

8 杨立民,朱智良;全球及区域尺度土地覆盖土地利用遥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04期

9 杨其嘉;美国发展林业的启示[J];云南林业;1994年03期

10 徐映雪;任志远;薛亮;李玲芬;;基于3S技术的绿洲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以香日德绿洲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有松;陈利军;;30米国家土地覆盖数据的生产与建库[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陈建裕;詹远增;毛志华;陆丽珍;陈宁华;;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海岛土地覆盖高分辨率重建[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3 赵有松;陈利军;汤海;廖安平;;国家土地覆盖数据的生产与建库[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管仲;田庆久;;南京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光谱混合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赵有松;陈利军;廖安平;汤海;;30米国家土地覆盖数据的生产与建库[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传胜;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丁建丽;刘高焕;;基于遥感与GIS的于田绿洲土地覆盖动态演变研究(长摘要)[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任福文;;于田绿洲-荒漠交错带TM图像土地覆盖自动分类中确定土地类型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尹京苑;李成范;;利用独立分量分析进行遥感图像土地覆盖信息提取[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欧立业;;GIS支持下基于知识的分层综合分类法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信息提取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佳华;姚凤梅;;土地覆盖侵蚀的遥感、GIS与灰色预测模型研究——以南方山地丘陵区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建华;全球土地覆盖数据实现汇总共享[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2 杨立民 朱智良;未来的遥感技术[N];科技日报;2001年

3 ;用数字描述神州大地[N];经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延昊;中国土地覆盖变化与环境影响遥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2 刘颖;基于半监督集成支持向量机的土地覆盖遥感分类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3 黎治华;基于MODIS反演重构时间序列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定波;面向对象的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周翔;株洲市土地覆盖遥感动态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福辉;基于遥感的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李珊;基于遥感影像的大区域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龚建周;准格尔地区流域尺度土地覆盖现状、动态及景观特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赵德刚;MODIS数据在全国1:100万土地覆盖制图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郑凯;利用多光谱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王荣静;基于SVM的MODIS数据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金婷;基于MODIS数据的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倪静;基于遥感时序数据的中国主要土地覆盖时空变化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3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03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c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