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异化对自生能力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合作社异化对自生能力的影响研究 出处:《财贸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合作社 合作社异化 自生能力 “三农”问题
【摘要】:异化现象成为当前农民合作社发展初级阶段的突出特征。基于中国381家产品生产类合作社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合作社在股权结构、治理机制、运营管理和分配制度上有悖于传统合作经济原则的异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某些异化有益于合作社的生存与发展,诸如提高骨干成员在理事会的占比、扩大大户的附加表决权、在外雇用管理人员、开展非成员业务和服务是激励相容的,能够满足异质性成员及集体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并最终有助于增强合作社自生能力。由此间接揭示了合作社深化制度变革、转型发展的可能性。
[Abstract]:Alienation has become a prominent feature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Based on the large sample survey data of 381 production-type cooperativ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s. The operating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s contrary to the alie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cooperative economic principl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some alien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key members i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Expanding the additional voting rights of large households, hiring managers outside, and carrying out non-member businesses and services are incentive compatible and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heterogeneity members and collective interests maximization. Finally, it helps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co-operatives to grow themselves, which indirectly reveals the possibility of deepening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transforming and developing of cooperative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纵向协作机制多元化发展研究”(13CGL086) 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6SKB06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SWU1709213)
【分类号】:F321.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民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历史并不长久,但据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2016年3月18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已达153.1万家,实际入社农户10090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42%(1)。伴随着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萍;面对入世挑战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新型农民合作社:“农村的希望工程”[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5期
3 刘登高;农民合作社的历史教训和新鲜经验[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5期
4 ;农民合作社立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6期
5 ;黑龙江上海首创跨省农民合作社[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5期
6 刘登高;;农民合作社的历史教训和新鲜经验[J];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05期
7 孙迪亮;农民合作社的十大功能[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1期
8 徐克勤;发展农民合作社必先走出认识误区[J];领导科学;2005年03期
9 潘海平;浙江农民合作社的运行机制[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01期
10 刘文勇;;论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J];农村.农业.农民(B版)(三农中国);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剑;;试论农村技术协会与农民合作社共同发展的模式[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米厚民 梁建文;我省665家农民合作社带动45万农户致富[N];山西日报;2006年
2 记者 艾春义;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座谈会召开[N];四平日报;2006年
3 市委副书记 阎杰;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N];四平日报;2006年
4 宋绍强 记者 吕晓明;20条新规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姜小梅、巴雅;博乐市农民合作社助农增收[N];博尔塔拉报;2009年
6 记者 王朝霞;11部门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静;本市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可获贴息[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8 记者 王海燕;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可获政府贴息[N];北京日报;2009年
9 夏丹 周静文;全省今年新增1.1万家农民合作社[N];新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刘现同;农民合作社要“开花”更要“结果”[N];河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文娟;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东霞;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周孝贵;农村转型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合作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双;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困境及发展方向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赵京;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张娜;湖北省荆州市农民合作社盈余合理分配影响因素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6 周传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合作社文化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金捚;农民合作社:创业资源来源及获取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原贺贺;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模式构建[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柯;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合作社的共生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郭焱;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功能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4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04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