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发布时间:2018-02-27 11:51

  本文关键词: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 配置效率 随机前沿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在林业生产领域的引入,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准确测算。文章基于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估计将林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结果显示: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06%,增长速度整体呈递减趋势;技术进步是林业TFP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规模效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贡献度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显著。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in the field of forestry production is helpful to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14. The random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of forestry is decomposed into technical change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s by parameter esti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forestry in China is 5.06, and the growth rate is decreasing as a whole, an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main promoting factor of forestry TFP growth. The scale efficiency hinders the growth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o some extent,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llocation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limited. Further study shows tha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forestr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4XGL47) 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2012ZGXM_0005-009)
【分类号】:F326.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田杰;姚顺波;;中国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1期

2 ;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农业科技通讯》[J];林业经济;1992年04期

3 张乐;曹静;;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配置效率变化的引入——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小锋;李兆亮;李容容;薛龙飞;;中国林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3期

2 刘清泉;江华;;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7年04期

3 李先强;鲁志辉;;林业产业发展中提升资本利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林业产业;2016年12期

4 张自强;李怡;;营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算及其分解——来自27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2期

5 李琳琳;;林业产业发展中提升资本利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J];智富时代;2016年11期

6 丁桂云;任志安;;江苏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7 王书灵;袁汝华;;基于三阶段DEA的江浙沪地区物流产业效率[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年10期

8 刘会洪;易棉阳;;土地财政、投资依赖与经济粗放型增长[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9 刘晗;王钊;曹峥林;;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及其地区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薛龙飞;罗小锋;吴贤荣;;中国四大林区固碳效率:测算、驱动因素及收敛性[J];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田淑英;许文立;;基于DEA模型的中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资源科学;2012年10期

2 贾治邦;;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J];求是;2007年17期

3 姚晓红,许彦平,陈晶,袁佰顺,李晓东,韩维顺;近30年气候变化对小陇山林业资源的影响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5期

4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5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6 温思美;;变革时期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源泉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07期

7 马天乐;刘璨;;中国林业发展各阶段的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199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eith Fuglie;Sun Ling Wang;吴婷;;全球农业生产率增长正转向发展中国家[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2 余康;章立;郭萍;;1989-2009中国总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樊胜根;中国农业生产与生产率的增长:新的测算方法及结论[J];农业技术经济;1998年04期

4 宁攸凉;乔娟;;中国城市生猪规模养殖模式的生产率变动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5期

5 陈卫平;;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01期

6 王珏;宋文飞;韩先锋;;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08期

7 朱希刚;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07期

8 米建伟;梁勤;马骅;;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与公共投资的关系——基于1984—2002年分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9 王明利;吕新业;;我国水稻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J];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10 司伟;王济民;;中国大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剑;蒋萍;;生产率增长测算的半参数估计方法:理论综述和相关探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2 戴昌钧;;以生产率增长为导向,实现上海经济形态的转型[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王兵;张技辉;张华;;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6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7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超;陈涛;;HPC生产率模型的合成[A];四川省通信学会Ip应用与增值电信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马述忠;冯晗;;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10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正信;生产率增长带来新问题[N];经济日报;2003年

2 文雪梅;美经济界开始警惕生产率增长放缓[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3 郎楷淳;IT为美国经济挑担子?[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逢佳;美国生产率表现强劲为联储宽松政策提供空间[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李宁燕;IT投资下降意味什么?[N];中国经营报;2001年

6 记者 袁蓉君;安永:提高生产率是释放中国经济潜力的关键[N];金融时报;2012年

7 本报华盛顿特约记者 李正信;美国生产率下跌引起总统关注[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哲;安永:提高生产率是释放中国经济潜力的关键[N];中国贸易报;2012年

9 徐斌;美元走强意味着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8年

10 戴昌钧;上海要主动向更高级经济形态转型[N];解放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国珍;结构变动对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金剑;生产率增长测算方法的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张充;吉林省农业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何元庆;对外开放与生产率增长[D];浙江大学;2006年

5 程永毅;生产率增长、资源节约与污染减排[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衡沙;中国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门限效应:理论与实证[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健;激励性规制强度对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3 范云轩;服务业生产率增长区域性差异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4 陈志斌;江苏制造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熙;中国工业部门生产率变化与要素配置效应[D];复旦大学;2009年

6 陈清江;石化上市企业纯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7 张冬;效率资本对中国各地区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8 陈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伟;工业化与江苏区域农业生产率增长[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鸿;在华FDI生产率溢出的省际差异及其门槛效应[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42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42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