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5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研究
本文选题:新疆 切入点:农田水利 出处:《新疆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亦是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新疆是中国西北边疆的重要战略屏障。其农田水利建设对提高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维护边疆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新疆的农田水利建设尤为重视,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在天山南北修复和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水旱灾害得到控制,农田灌溉面积迅速增加,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本文主要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馆所藏的水利档案、地方史志及报刊等文献资料,对1949~1965年新疆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梳理,尽可能全面的描述这段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力图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对这期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做出较为全面的阐述和分析。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1949~1965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背景,从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新中国成立前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说明建国后新疆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部分,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新中国成立后十六年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过程和成就分两个阶段、四个时期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农田水利建设获得成就的原因;第四部分,对1949~1965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效用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
[Abstract]:China has been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since ancient times. Agri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water conservancy is the lifeblood of agriculture and the central link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hav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Xinjiang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barrier to the northwest frontier of China. Its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nsuring food security and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the frontier.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have attached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Xinjiang, leading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 to repair and build man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have been improved, and the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have been brought under control. The irrigated area of farmland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archives of water conservancy, local historical records and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the archives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Archives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This paper combs the farmland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from 1949 to 1965,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he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s comprehensively as possible, and tries har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disciplin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narrates the background of Xinjiang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from 1949 to 1965. From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e explained. The second part,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chievements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during the 16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ere discussed in two stages and four periods.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Xinjiang from six aspects; part 4th, The utility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from 1949 to 1965 is analyzed and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re summarized.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213;K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记者;;把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水利部召开全国水利管理会议[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1年04期
2 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J];中国农史;2000年02期
3 张莉;浅议农村水利管理单位改革——以X县为例[J];现代农业;2005年12期
4 李可可;陈玺;;浅谈水利历史文化及其展现与传承[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4期
5 李永忠;;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16期
6 张立峰;;如何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一些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19期
7 王爽;;农村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24期
8 本刊编辑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J];水库渔业;1983年03期
9 莫家益;;为革命管好水利[J];广西农业科学;1966年03期
10 宋鲁生 ,郭绍禹;水利经营管理上的一项改革——晋东南地区实行水利管理责任制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198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增火;;街道水利发展的实践和思考[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2 许捍卫;左迎新;;省级数字水利框架结构体系的研究[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3 ;江苏省“十一五”水利发展思路[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4 孔祥光;杨殿亮;王从明;;信息化技术在沂沭泗局水利管理中应用[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改革三十年永州水利发展的历程与展望[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尚庆明;徐树元;包荣萍;罗时龙;;关于“数字淮安水利”建设的思考[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效国;;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北地区水利发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陈诚;;小型水利管理工作初探[A];福建省第九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何小富;魏开颜;;对水利基本建设审计监督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探讨[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宪存;丁学振;徐强;;对照WTO理清水利职能建立和完善水利市场管理体系[A];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霍列东;土乡水利一枝花[N];黄河报;2007年
2 本组撰稿 邵凯 周珍;创新实干为全面达小康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N];南京日报;2007年
3 罗绍宏邋霍列东;土乡水利战线上的“一枝桃花”[N];青海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生效有;内蒙古将重点抓好五项水利工作[N];黄河报;2007年
5 宾凌燕 孙玉花;发展水利要用科学的发展观[N];阿勒泰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顺卿 李净云 吴振华;云南水利:宽阔视野下的精彩腾越[N];中国水利报;2008年
7 良华;我市水利将迎来大投入大发展[N];宜兴日报;2008年
8 记者姜兴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N];铜川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谢元鉴;中小水利发展的突破口[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记者 雷勇;强化水利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N];平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汪群;水利战略动态管理——水利战略形态转换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史安娜;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的宏观及微观需求预测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寇继虹;水利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娜;明清时期晋陕豫水利碑刻法制文献史料考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的水利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俊峰;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社会变迁[D];山西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梦杰;农田水利与村落共同体[D];山东大学;2015年
2 满丽娜;1949~1965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3 冯鼎;北宋水利管理考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罗潜;关于中国古代水利文献的基础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胡彬;我国公共水利管理体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6 赵铭雪;碑石所见明朝至民国时期城固县的水利面貌[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锐锋;恩平市水利专项资金管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廖艳彬;江西泰和县槎滩陂水利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05年
9 袁兆辉;洪灌型水利社会的纷争与秩序[D];山西大学;2012年
10 李艳;近代河西地区的水利、水权、水案与乡村社会[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5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0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