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组团式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预测及空间管控

发布时间:2018-03-14 06:11

  本文选题:淄博市 切入点:Logistic分析 出处:《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过程的中期发展阶段,快速城镇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比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基础设施不足、生态破坏、污染严重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数学模型和地理过程时空模拟技术,模拟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合理确定未来城市扩展的规模,以定量化的模拟结果作为城市空间管控的依据,可以提高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性,提升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意义。本文以淄博市辖区为研究区域,首先以2005年、2015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研究区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在此基础上,选择影响淄博市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区位因素等驱动力因素。在SPSS软件中,基于不同尺度对200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ROC曲线检验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最佳尺度。其次以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201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并将模拟图与2015年真实的土地利用图进行对比,检验模型模拟的精度。鉴于淄博市组团式城区的特点,选用CLUE-S模型对淄博市辖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再次以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淄博市城区组团式分布的特点,构建了“中心凸显”和“均衡发展”两种未来发展情景,并模拟了两种情景下淄博市辖区202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最后提出了淄博城市空间管控措施并以定量化的模拟结果为参照,提出淄博城市扩展的空间管控方案。为淄博市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制定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其他类似区域的土地利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2005年和2015年两期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配合目视解译,得到相应年份的土地利用图。(2)确定了高程、坡度、坡向、距离因子等9个影响淄博市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以不同的空间尺度对淄博市辖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检验确定了淄博市辖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最佳尺度为150m*150m。(3)模拟了淄博市辖区201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以淄博市2015年实际土地利用数据为参照,通过Kappa系数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检验。Kappa系数计算结果为0.91,这表明在150m*150m的空间尺度下,CLUE-S模型在淄博市辖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构建了“中心凸显”和“均衡发展”两种城市发展情景,在两种发展情景下对淄博市辖区202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模拟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耕地和林地不同情景变化不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在增加,其他地类在减少。在“中心凸显”情景下,张店区作为优先发展地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点和耕地面积减少;在“均衡发展”情景下,淄博市五个城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均有增加,主要通过占用耕地和周边农村居民点来实现。(5)根据淄博城区组团式分布的特点和模拟结果,提出了淄博城区具体的空间管控方案:参照模型模拟结果中建设用地范围,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以张店区为核心发展区域,走新区开发与老城改造相结合,内涵提升与适度外延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同时通过放射性交通走廊与其他城区密切交流,优势互补;其他四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城区发展定位为张店区的卫星城区,深度挖掘自身优势与内涵,按照与中心互动、层次和谐、特色互补、空间拓展的原则,形成与张店区功能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城镇组群区。为淄博市今后发展过程中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制定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6)提出淄博城市空间管控的措施:一是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土地;二是推进落实多规合一,构建特色空间管控体系;三是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确保城市有序发展;四是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五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7)运用数学模型和地理过程时空模拟技术,模拟城镇扩展趋势与范围,合理确定未来城市扩展的规模,为今后淄博市辖区合理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科学界定城市开发边界、制定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龙生;于雷;李志琴;;城市环境空间规划管控体系的构建——以广州市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6年03期

2 刘彦随;王介勇;;转型发展期“多规合一”理论认知与技术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5期

3 许小亮;李鑫;肖长江;欧名豪;;基于CLUE-S模型的不同情景下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J];生态学报;2016年17期

4 张荣天;焦华富;;镇江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与情景模拟[J];经济地理;2015年10期

5 陆文涛;代超;郭怀成;;基于Dyna-CLUE模型的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情景设计与模拟[J];地理研究;2015年09期

6 程永辉;刘科伟;赵丹;程德强;;“多规合一”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7期

7 李鑫;马晓冬;肖长江;欧名豪;;基于CLUE-S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J];经济地理;2015年01期

8 王劲峰;葛咏;李连发;孟斌;武继磊;柏延臣;杜世宏;廖一兰;胡茂桂;徐成东;;地理学时空数据分析方法[J];地理学报;2014年09期

9 袁满;刘耀林;;基于多智能体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10 叶欣;裴亮;;基于CA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玲;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谌颖;基于CLUE-S模型的潜江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范霞;基于CLUE_S的精河流域绿洲LUCC变化模拟[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俊宏;基于CLUE-S模型的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林超;基于CLUE-S模型的基本农田划定[D];长安大学;2012年

5 陈功勋;基于CLUE-S模型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冯仕超;基于CLUE-S模型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拟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黎之玮;城市时空特征演化及扩展模拟[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姬祥;基于CLUE-S模型和GIS的微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与情景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文亮;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艳丽;甘肃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9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09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7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