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粮草兼顾型畜牧业饲草料发展现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8-03-14 14:35

  本文选题:粮食安全 切入点:草地农业 出处:《草业科学》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需求随之剧增,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消费也不断增长,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了我国粮草兼顾型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背景,简述了传统畜牧业和粮草兼顾型畜牧业对饲草料需求的异同,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1)针对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改变对农业结构发展模式的影响,提出现阶段发展草地农业,进行广泛的系统耦合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之路;2)结合我国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现状,指出将牧草或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利用纳入到农业生产体系当中,通过粮 草 畜有机结合,建立起土地 植物 动物产品完整的产业链条来满足消费者食物需求;3)建议通过增加优质牧草日粮比例、发展草食家畜、建设信息自动化等具体措施,来促进、引领和保证粮草兼顾型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resident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demand for food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 such as meat, eggs, milk, and so on, has also been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The demand for livestock products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and grass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imal husbandry and the grain and grass animal husbandry for forage and forage demand. In 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dietary structure on the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agriculture was put forward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the trend of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in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s analyzed. Extensive system coupling is the technical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inevitable way to adjust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2)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age or other forage crop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an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orage and livestock should be adop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of land, plant and animal products to meet the food needs of consumers suggests that specific measur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forage diets, developing herbivorous livestock,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automation should be adopted to promote it. To guide and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in and grass animal husbandry.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
【分类号】:F3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旭,王玉坤,于克秋,邹德海,原俊生;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是强农富民的重要举措[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年08期

2 姜春山,张秀锦,梁学光;加快发展畜牧业 迎接入世挑战[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3期

3 黄文思;新世纪部队畜牧业发展思路[J];中国饲料;2000年01期

4 ;2000年湖北省畜牧业发展目标[J];中国家禽;2000年06期

5 ;农业部确定畜牧业发展重点[J];中国家禽;2000年12期

6 ;我国加大畜牧业发展环境治理力度[J];中国奶牛;2000年05期

7 杜立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J];山东畜牧兽医;2000年06期

8 肖耀南,张生璧;建国50年来贵州畜牧业巨变[J];贵州畜牧兽医;2000年03期

9 颜东平,薛春林;韩国畜牧业的五高[J];河北畜牧兽医;2000年08期

10 ;农业部确定畜牧业发展重点[J];湖南畜牧兽医;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正宇;;畜牧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实现产业化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苏建国;;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畜牧业[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铭兴;;关于辽宁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的探讨[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4 张顺力;韩晨光;魏玉成;;实施“主辅换位”战略 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A];齐齐哈尔市畜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德双;;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 努力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关于加强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周文忠;;推进玉溪市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思考[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刘富祥;;农业县要以畜牧业为主[A];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畜牧业持续发展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凤华;;环境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A];第九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顾宪红;邓胜齐;;畜禽福利与有机畜牧业[A];第十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信宏伟;;准确把握畜牧业是谋划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民;畜牧业发展先进单位将获重奖[N];阿克苏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杨新昌;今年畜牧业产值要达到45亿元[N];昌吉日报;2006年

3 张光辉 博士;标准化是畜牧业“退蛹化蝶”必添要素[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4 通讯员 郑少华;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N];莱芜日报;2007年

5 王冠 记者 刘海鹰;畜牧业将成为我市农民增收新支柱[N];盘锦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杜文林 王志庆;全州现代高效畜牧业现场观摩交流会在门源闭幕[N];祁连山报;2007年

7 何涛;我区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N];新疆日报(汉);2006年

8 记者 邱闽 实习生 丰丽方;我市确定30个畜牧业重点乡镇[N];新乡日报;2006年

9 汪明福;强化执法 建设现代畜牧业大市[N];眉山日报;2007年

10 刘晓雷;切实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N];平顶山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娜;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赖媛媛;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余鸣;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4 周林;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5 汤洋;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孟凡东;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系统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7 李群;中国近代畜牧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朱阳;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发展的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黄德林;中国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及动物疫病损失特征和补贴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10 王学志;东北土地资源及畜牧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秀娟;我国畜牧业信息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刘丽红;吉林省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3 刘美丽;山西省贫困地区畜牧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梁潇;牧区城镇化的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常凯;晋中市发展现代畜牧业调研报告[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雷舒钧;洛阳市畜牧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慧;太原市健康养殖现状调查与都市畜牧业发展对策[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8 彭佳;四川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广财;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支持畜牧业低碳生产路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谭英;第五师84团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11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11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