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空间模拟与分析——以龙海市为例
本文选题:土地利用 切入点: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出处:《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2014年龙海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DEM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共设计7个模拟尺度,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对试验区有重要贡献的10种驱动因子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并对龙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龙海市模型的最佳模拟尺度为125 m×125 m,在该尺度下耕地、园地、林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模拟精度分别为:82.73%、76.65%、69.52%、88.49%.龙海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各驱动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高程、人口、可达性因素是决定龙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因素,可为研究龙海市未来土地利用动态模拟提供依据.
[Abstract]:Land use change in Longhai city in 2014 based on the data, DEM data and social economic data, 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designed 7 simulation scale, the 10 driving factors of the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s selected in the test area ha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Longhai city was simul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Longhai City, the best scale simulation model for 125 m * 125 m, the scale of cultivated land, garden land, forest land, construction l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imulation accuracy were 82.73%, 76.65%, 69.52%, and various driving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land use in Longhai city 88.49%. elevation, population, accessibility facto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Longhai City,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imulation of Longhai city land use dynamic future.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01624)
【分类号】:F224;F3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骈宇哲;姜朋辉;陈振杰;吴洁璇;;LUCC研究进展及其对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意义[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5期
2 韩会然;杨成凤;宋金平;;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模拟及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8期
3 杨俊;解鹏;席建超;葛全胜;李雪铭;马占东;;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5年03期
4 游炯;张景雄;;土地覆盖信息尺度转换的判别空间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年11期
5 田义超;陈志坤;梁铭忠;任志远;;土地利用最佳模拟尺度选择及空间格局模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24期
6 戴声佩;张勃;;基于CLUE-S模型的黑河中游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2期
7 刘晓娜;封志明;姜鲁光;;中老缅泰“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8 田媛;许月卿;郭洪峰;吴艳芳;;基于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张家口市农用地格局模拟[J];资源科学;2012年08期
9 余强毅;吴文斌;唐华俊;杨鹏;陈仲新;陈佑启;;复杂系统理论与Agent模型在土地变化科学中的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1年11期
10 任志远;李冬玉;杨勇;;关中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模拟与驱动力分析[J];测绘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立新;周云凯;张启斌;张天宁;白秀玲;;近19年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2 林晓丹;范胜龙;孙巧燕;汤俊红;张转转;;基于GIS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空间模拟与分析——以龙海市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3 丁茜;付梅臣;王力;;基于转移矩阵的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2期
4 张广海;赵韦舒;朱旭娜;;基于Logistic模型的乡村旅游住宿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左良优;戴尔阜;张明庆;;多主体模型在土地利用动态模拟中的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6 夏畅;王海军;张安琪;邓羽;;耦合管控效应的城市空间多情景模拟与政策分析[J];人文地理;2017年03期
7 吴晶晶;田永中;许文轩;肖悦;谢莹;程玉丝;;基于CA-Markov模型的乌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8 余晓芳;安裕伦;安宁;姜海峰;;喀斯特山区都市土地利用变化与ESV关系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9期
9 张启斌;岳德鹏;于强;李宁;宁立新;尹波;;磴口县景观格局AES-LPI-CA模型演化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17年05期
10 韩娟;金晓斌;张志宏;孙伟;徐心茹;周寅康;;中国住宅出让地价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尔阜;吴卓;芦海花;付华;;基于线性光谱分离技术的西藏乃东县土地覆被变化监测[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7期
2 杨俊;解鹏;席建超;葛全胜;李雪铭;马占东;;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5年03期
3 孙丕苓;许月卿;王数;;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4期
4 王祺;蒙吉军;毛熙彦;;基于邻域相关的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景观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14年06期
5 林坚;张禹平;李婧怡;罗洁;楚建群;;201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4年展望——土地利用与规划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02期
6 吴琳娜;杨胜天;刘晓燕;罗娅;周旭;赵海根;;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7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8 雷师;全斌;欧阳鸿;白一君;谢金宁;;基于Markov模型的长沙市和泉州市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6期
9 范强;杨俊;吴楠;马占东;;海岸旅游小镇景观格局演变与动态模拟——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12期
10 张丁轩;付梅臣;陶金;胡利哲;杨晓丽;;基于CLUE-S模型的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力学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3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4 樊杰,吕昕;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5 郭荣中;申海建;;湖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6期
6 ;中德专家聚首北京研讨土地利用与水资源管理[J];人民长江;2008年21期
7 R.W.尼克灵;;能源与土地利用[J];地理译报;1985年03期
8 韩渊丰,张加恭,廖伟群,张争胜;土地利用的区域规律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9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10 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云鹏;基于主体的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黄旭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堵河流域产流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Laari Prosper Basommi;加纳西北部矿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以及对水质和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8 王亮;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张瑜;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梁栋栋;基于动态邻居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拟及生态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江淑芳;朝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遥感估算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帅;宁夏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李储强;海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18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18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