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户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感知分析——来自云南哈尼梯田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3-18 20:14

  本文选题:农业文化遗产 切入点:农户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户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关键要素,农户感知是相关保护与发展措施的信息反馈,也是政策制定和改进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章基于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的调查,通过构建感知指数体系,评价了农户的遗产保护感知、生态问题感知和旅游发展感知,分析了农户对不同问题感知的相关性以及个人与家庭特征对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保护和传承遗产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发展梯田旅游总体上持支持态度,然而农户也感知到梯田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对旅游发展总体满意度一般。农户对遗产系统的认知与保护意愿越强,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对生态保护的意愿越强烈,旅游发展可以加强农户对梯田的保护意愿。农户年龄和家庭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对梯田系统的认知程度越高,而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愿越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要加强宣传教育,生态保护优先,发展规划先行,逐步消除农户的消极感知,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Abstract]:Peasant household is the key element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Farmers' perception is the information feedback of relevant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It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of policy making and improvemen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Yunnan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farmers' perception of heritage protection by constructing the perception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evance of farmers' perception of different problem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on their perception of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attitudes towards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are positive. Generally speaking, farmers have a supportive attitud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rraced tourism. However, farmers also perceive the problem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aced by terraces, and are generally satisfi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stronger the 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heritage system, the stronger the farmers' awareness of the heritage system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protect it. The stronger the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willingness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e stronger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rotect terraces. The larger the farmer's age and family land management scale, the higher the cognition of terrace system.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family income, the stronger the willingnes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give priority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give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gradually eliminate the negative perception of farmer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sites.
【作者单位】: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青年基金项目“农业文化资产保护与发展:农户生计、实现路径与政策设计”(2015NQ6) 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2016年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分类号】:F323.6;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公布[J];城市规划通讯;2013年11期

2 李琴;;大地的色彩 环球特色农业文化遗产巡礼[J];世界遗产;2012年04期

3 吴平;;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获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02期

4 汪俊枝;汪培梓;梁少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粮食安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年04期

5 黄颖;王思明;;历史农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史;2013年01期

6 汪俊枝;汪培梓;;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7 董丽波;厉宝仙;;农业文化遗产是宝贵财富[J];今日浙江;2013年19期

8 李文华;;亚洲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世界农业;2014年06期

9 白艳莹;闵庆文;刘某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外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年06期

10 李文华;;传统农业的现代意义[J];中华遗产;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庞世明;孙业红;魏云洁;刘某承;;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挺 孙成岩;探索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新路[N];丽水日报;2006年

2 伍丽贞;农业文化遗产,让我住上洋楼开上小车[N];农民日报;2013年

3 记者 郑惊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启动[N];农民日报;2013年

4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的新探索[N];农民日报;2013年

5 记者 方炜杭 段金柱;闽两项目入列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福建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慧;农业文化遗产:千年记忆如何传承[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马德明 通讯员 陈晓东 实习生 马彪;“宣化传统葡萄园”成为我省首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8 通讯员 沙斗 李旭;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红河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李大庆;我国新添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科技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宁启文;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农民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春龙;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与活态传承[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2 申作平;耒阳市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1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31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