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运行机制与效果评价
本文选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切入点:项目 出处:《河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在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进展顺利,极大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综合效能。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已基本上完成了改革任务,明确了公益性定位,强化了财政保障措施,基层农技人员工资较2007年普遍增长80%以上,40%以上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初步实行“三权归县”,通过跨乡镇建设区域性农技推广站或统一建设农业综合服务站这一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结构,稳步提高了推广和服务效能。二是“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效果明显,激发了农技推广体系的活力。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带动地方财政增加了投入,对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农技人员能力水平,加速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进村入户,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明显,有效支撑了“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的实现。随着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各地理顺了体制,创新了机制,逐步建立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示范机构)—辐射带动户”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在现今阶段,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提高认识,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央及地方配套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对于改革尚未到位的地区,要提出指导意见,限时整改。二要进一步争取增加经费投入,切实做到全覆盖。力争今后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覆盖所有农业县和所有行业,力争解决乡镇条件建设标准不高、经费不足和后续投入的问题。三要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加大整合力度,加强部门配合,严格过程管理,探索新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发挥政策推动和项目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加速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突出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培养力度,组织实施好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多层次、多渠道、分专业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本文以ZM县为个案,研究该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也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或者基层农机推广示范县项目)。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讲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相关理论、创新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该县农业基本情况,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本情况进行探讨介绍。此部分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具体参与实践工作对ZM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进行剖析并分析了该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概况,涵盖项目背景、项目主要内容及其具体做法、项目运行载体与支持体系建设概况;第三部分,笔者对ZM县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进行了经验总结与反思,主要针对项目组织管理、运行体质机制建设、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根本的重大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握问题的实质并且增强论证过程的科学性和论证的说服力;第四部分为ZM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效益与影响评估;最后针对该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继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建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中国农技推广;2003年06期
2 ;国务院研究基层农技推广建设[J];农家顾问;2006年07期
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即[J];农村财务会计;2006年11期
4 胡敏;;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南农业;2007年01期
5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会议在京召开[J];中国水产;2007年08期
6 李立秋;李芹;;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改革——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漫谈[J];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24期
7 程立军;;对县乡两级基层农技推广体制设置的看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2期
8 张真和;罗凯世;智华勇;刘绪法;王书芝;王肇祥;赵秀萍;王铁男;李成余;汤春桥;楚瑞民;关树义;邹吉良;肖安民;胡晓玲;赵献成;;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工作考察指导报告[J];中国农技推广;2008年03期
9 李立秋;李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09年01期
10 孙政才;;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胜利;孙建阁;赵英震;史楠;;关于创新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的几点思考[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于忠云;洪芳;吴春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功能及稳定加强的对策[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赵秀萍;赵振芳;;永年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王刚云;郑小惠;文家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吴平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邱秀丽;;转变观念 创新发展建立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7 刘新杰;黄千建;;湘潭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魏国顺;郭银珠;陈卫东;高书梅;;新密市农技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魏永辉;;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建国;原永进;申红梅;魏年瑞;;实践中探索基层农技推广新路子——修武县实行站场联合岗位竞聘思路浅析[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永平;扶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N];人民日报;2006年
2 潘曙青;歙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集中“充电”[N];黄山日报;2010年
3 曹英江 本报记者 魏星奎;农业部调研组来绵调研基层农技推广工作[N];绵阳日报;2010年
4 王郑建 王俊飞 唐娟娟;“九漯合作”引领漯河市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进入3G时代[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记者 曹茸;安徽全部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N];农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曹茸;贯彻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 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N];农民日报;2012年
7 龙飞;农业部力促基层农技推广[N];农资导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扶持力度[N];农民日报;2013年
9 记者 陈姿雯 通讯员 刘年红;350万项目资金助力基层农技推广[N];湘潭日报;2012年
10 记者 闫海峰;我市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N];驻马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蕾;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制度及其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扈映;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守合;关于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成效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吴肖平;河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冯少轩;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站长绩效考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珍;福建省明溪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陈兵;阳江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陈刘强;ZM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运行机制与效果评价[D];河南大学;2015年
7 陈甜;南通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廖非香;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的评价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9 滕琳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10 陶官军;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7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3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