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0 21:36

  本文选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切入点:土地流转 出处:《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期,对城市来说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农村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就为我国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创造了条件。但在现行的法律范围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征用方式成为国有土地之后才能进入市场流转,极大地束缚了土地产权人对土地的投入与维护,阻断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不仅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把集体建设用地限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使用,没有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土地的市场价值被掩埋,也损害了农民想要进一步获取土地收益的权利,进而减缓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要求,无法有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了突破制度的约束,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出了新的内容,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探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原因,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再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家乡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情况和它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实证分析检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显著影响关系,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乡镇积极参与建设用地流转,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提高和经济发展,也发现有的地区开发大片土地建造居民区低价出售却无人购买居住,土地资源仍遭到闲置和浪费,对此本文实地调研的结论是地方政府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点,做好民意调查工作之后再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切实调动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积极性,满足他们对提高生活水平的切实愿望,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做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本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阐述研究意义、背景,对前人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为本文的写作和研究打下基础;第一章是对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梳理;第二章是分析几种典型的流转模式,总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三章是分析流转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是对家乡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研,讲述调研成果并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具体实践提出建议。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accelerating perio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For the city, a large amount of construction land is needed, and the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in rural areas is in a state of oversupply. This has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land for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current law,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can enter the market only after it has become state-owned by way of expropriation. It greatly restrains the input and maintenance of land property rights, blocks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makes the land resources unable to be used efficiently, and not only hinder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ies, but also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Moreover, restricting the use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within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did not make the market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land was buried, which also damaged the farmers' right to further obtain land income. Then it slows dow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fail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by the state, and can not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constraints of the system, the land system reform in China is deepe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new contents for the circulation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many areas have already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transfer to varying degre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circulation mode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and summarize the reasons, through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documents to analyze and synthesize, and then go to his hometown for field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transfer and its impa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hometown, using empirical analysis to test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circula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t was found that some towns and township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transfer of construction land, which promoted the incom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ocal farmers, and also found that some areas developed large areas of land to build residential areas for sale at a low price, but no one bought or lived there. Land resources are still idle and wasted. The conclusion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is paper is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must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public opinion survey before carrying out the new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mobilize farmers' enthusiasm for the circulation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satisfy their practical desire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standards, and thu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so as to mak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 as a whole,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and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content,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writing and research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sort out the circulation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in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analyze several typical circulation modes and summarize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transfer.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in the circul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transfer in the home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fifth chapt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circulation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徽出台建设用地征管新办法[J];安徽建筑;2003年02期

2 ;建设用地报批慢的原因及对策[J];南方国土资源;2003年09期

3 刘胜华;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展:冲突与协调[J];城乡建设;2004年10期

4 蓝慰康 ,刘晓桃;广西建设用地报批材料有关问题初探[J];南方国土资源;2004年09期

5 ;建设用地不能随意占用农田[J];湖南农业;2005年11期

6 张虹鸥;叶玉瑶;杨丽娟;吴旗韬;;广东30年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7 阳艳飞;陈松林;鄢丽娜;;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广东土地科学;2008年05期

8 ;国务院发布《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2020年前新增585万公顷建设用地[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21期

9 范德种;;对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思索[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02期

10 ;甘肃下发通知严控建设用地[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浩;;浅谈建设用地的开发及对策[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杨庆媛;董世琳;冯应斌;;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伟华;毛德华;沈雅;;建设用地集约与节约利用评价[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邵秀燕;陈松林;;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分异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诗苑;陈松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建设用地时空动态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素红;;加强建设用地规范化征收的对策与建议[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晓磊;於忠祥;;试论建设用地置换在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袁志良;彭锦辉;王思奇;;建设用地清理试点作法与问题剖析[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9 孙荣第;宋宇江;;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探讨——以鞍山市为例[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王春红;;树立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绿化建设用地的三个问题[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曾广鸿 单卫东;以科技创新支撑建设用地再开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刘子烨;到2020年上海建设用地仅剩20平方公里?[N];联合时报;2012年

3 记者 方芳;我市全面清理整改建设用地[N];湘潭日报;2012年

4 记者 宋禹飞 通讯员 陈建农;安徽今年将供应55万亩建设用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龙晓庆;未来7年深圳建设用地只剩59平方公里[N];民营经济报;2013年

6 记者 宗时风;宁夏首次建立建设用地动态监控机制[N];宁夏日报;2013年

7 李博;建设用地迈向城乡统一[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记者 邵海鹏 刘展超;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记者 梁现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开展试点[N];四川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马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友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胡立兵;转型期我国城市土地供应管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郑俊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4 贝涵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其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关系[D];浙江大学;2016年

5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李效顺;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视角的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太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鄢丽娜;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世聪;建设用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4 费燕;云南“建设用地上山”战略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李莹;岩溶山区不同尺度的城镇扩张遥感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心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民事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姚波;建设用地弹性规划区划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胡瑞;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宝龙;“多规融合”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张慧敏;基于绿色经济视角的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7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87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