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村庄压煤山丘区土地综合整治的生态村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18-04-06 07:22

  本文选题:生态村规划 切入点:压煤村庄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全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行动逐步开展进行,已取得很多成功案例和成果。但由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多为小规模经营,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研究区—村庄压煤山丘区:煤炭开采引起土地塌陷、水资源区域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压煤村庄搬迁后又易造成农户耕作难度加大、塌陷土地的闲置与荒芜。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流转等政策的支持下,基于生态安全门槛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功能,系统划分生态村功能区,标定三生用地,并对规划前后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结论:(1)从土地的适宜性和生态性两方面进行生态村用地布局较为科学。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GIS技术可以为生态村的功能分区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定量分析结合景观的独立性与系统性原则,进一步考虑土地生态性确定生态村空间布局。(2)在景观层面上来说,生态村的规划结果较为合理。生态村规划前后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耕地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实际种植面积和机械化程度,有助于规模经营的发展。森林覆盖率提高,草地景观连接性变好,对于生物物种迁移或其他生态过程的顺利进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利用地被水土保持林取代,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变化有利于研究区的水土保持和景观的恢复与保护。在整个景观水平上,有连通度较高的优势景观类型存在,即林地优势度明显。(3)本文将空间布局、用途标定和土地利用格局分析三者联系起来,形成循环,有利于生态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不断优化。通过土地利用格局分析对空间布局和用途标定进行生态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空间布局和用途标定进行修正,三者形成循环,有利于生态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不断优化。本文对压煤村庄搬迁后原村址的规划设计是对村域规划方法的尝试和探讨,以期为同类型区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Since 2005, th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has been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and many successful cases and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However,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 is mostly small-scale managemen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nd collapse caused by coal mining and regional destr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studied. After the relocation of coal compaction villages, it is easy to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farming by farmers, and the idle and desolation of collapsing land.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land transfer policie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threshold theory, human-land coordination theory, land sustainable use theory and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By using the functions of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Fragstats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the functional areas of ecological village are systematically divided, the land use of Sansheng is demarcated, and the land use pattern before and after planning is analyzed.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ecological village land distribution is scientific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land suitability and ecology.Using AHP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and suitability, using GIS technolog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unctional zoning of ecological villag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independence and systematic principles of landscape,Further consider the land ecology to determine the ecological village spatial layout. 2) on the landscape level, the ecological village planning results are more reasonable.The result of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ecological village planning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actual planting area and mechanization degree, and is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 management.The increase of forest cov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grassland landscape connectivit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biological species migration and other ecological processes.The unused land is replaced b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To some extent, this change is beneficial to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landscape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in the study area.At the whole landscape level, there are dominant landscape types with high connectivity, that is, forestland dominance is obvious.) in this paper, spatial layout, land use calibration and land use pattern analysis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cycle.It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spatial pattern in ecological villag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 use pattern, the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spatial layout and land use calibr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spatial layout and use calibration were revis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three forms a cycl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spatial pattern in ecological villages.In this pape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original village site after the relocation of the coal cladding village is an attempt and discussion of the village area planning metho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same type of area.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毛;生态村——红桃[J];安徽林业;2003年01期

2 ;树立科学发展观 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J];经济论坛;2004年09期

3 本刊编辑部;边建边看 文明生态村建设需要创新模式[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4期

4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文明生态村[J];求是;2004年24期

5 田德荣;全面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J];经济论坛;2005年12期

6 张景然 ,张云华;生态村项目建设相关账务处理[J];农村财务会计;2005年04期

7 课题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明生态村建设[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1期

8 戈钟庆;任新社;;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复合载体——以石家庄市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9期

9 ;文明生态村:海口市三门坡镇龙蛟村[J];今日海南;2006年05期

10 王俊祥;;创建文明生态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J];经济论坛;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利;林江丽;陶庆红;;我市林业生态村建设的实践和探索[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覃敬念;;城镇化背景下的布依族文化生态村建设思考[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3 陈修演;;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成效和做法[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4 李树德;李瑾;陈丽娜;陈鹏;;文明生态村建设公共产品建设需求及满意度分析——以天津市农户调查为例[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梁远翥;;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6 傅治平;;打造国际旅游岛的“绿色品牌”——关于海南文明生态村转型提升的建议[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傅治平;;“绿色小康”里的“三农”——以海南文明生态村为例[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胡晓军;;从文明生态村到文明生态专业村——看新农村建设之路[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翁振武;;以文明生态村为综合创建载体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秦重庆;;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文明生态村的健康发展[N];河北日报;2004年

2 罗保铭;坚持科学发展观 创建文明生态村 推进海南农村协调发展[N];海南日报;2005年

3 记者 曾繁诗 吴棉;文明生态村建设要大胆创新[N];海南日报;2005年

4 记者 廖述毅;推广海南等地经验 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N];海南日报;2005年

5 创建宣;我市采取新举措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N];保定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立国、福德,,记者 张保国;西地乡全面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N];承德日报;2006年

7 张树强、李亚平、刘建华;党坝镇再掀文明生态村建设新高潮[N];承德日报;2006年

8 陈祖洪 郎国峰 赵旖旎;文明生态村海南旅游新享受[N];中国环境报;2006年

9 季英德 刘建清;文明生态村泽及25万农民[N];中国环境报;2006年

10 龙开连;海口盘点文明生态村建设资金[N];中国审计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玉梅;海南省文昌市“文明生态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蔚;国外生态村历史演进与整体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岳晓鹏;基于生物区域观的国外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刘义生;基于产能保障和沉陷控制的村庄压煤采搬规划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5 李文彬;中国压煤村庄搬迁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6 杨耀淇;高潜水位地区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王利;压煤村庄和谐—生态搬迁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贺健;湘西州生态村建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2 周小芳;“双创”背景下生态村建设新思路及其模式探索[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3 陈焕镜;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刘学颖;永续耕作生态村社设计原理及其案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丛林;中西方生态村的逻辑[D];天津大学;2009年

6 王蓉;中国生态村概况及其政策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7 唐学玉;杨凌区生态村建设模式与运作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辉;枣庄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瑞英;周至县生态村建设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湘湘;生态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及优化选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18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718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6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