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
本文选题:三螺旋理论 + 四螺旋模型 ; 参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基于华中农业大学在建始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三螺旋理论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构建了以产业为纽带,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相互作用的四螺旋模型,探索各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提出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新路径,即:找准农户致贫或返贫的原因;高校与政府联动,做好扶贫规划;高校与企业联动,抓好产业建设;加强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动,攻克难点问题;四主体联动,强化过程管理。
[Abstract]: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is the main path of loc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he practice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Jianshi County, through deepening and expanding the theory of triple helix, the paper constructs a link between industry, farmers,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four-helix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four main bodies of the government,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each main body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advantages and cooperate with the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new way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four-helix model, that is,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poverty caused by the farmers or to return to povert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a good pla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do a good job in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tackle difficult problems; four subjects should be linked to each other to strengthen process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狮山智库项目“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及其影响力提升研究”
【分类号】:G649.2;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延平;陈友莲;;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2 赵红霞;谢红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精准扶贫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年05期
3 苟天来;唐丽霞;王军强;;国外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经验和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04期
4 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年07期
5 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年06期
6 钟慧笑;;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J];中国民族教育;2016年05期
7 唐智彬;刘青;;“精准扶贫”与发展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基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07期
8 田钰;;精准扶贫与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06期
9 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2016年01期
10 何丕洁;;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年3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华东;刘X;;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自国;;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特殊性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7年02期
3 丁丹玲;路振艳;魏欣;;精准扶贫背景下边远地区贫困状况及脱贫建议——以攀枝花市东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07期
4 王慧娟;;高校工会可为精准扶贫做点啥[J];人民论坛;2017年11期
5 王坤;王俊;;精准扶贫视野下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研究[J];职教论坛;2017年10期
6 王建平;;职业教育视角下的教育精准扶贫[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06期
7 刘超;王龙;;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贫困地区成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03期
8 何艳冰;;精准扶贫要求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3期
9 郭晓娜;;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3期
10 王家永;史祝云;;扶贫攻坚战略背景下的云南卫生职业院校参与性研究[J];知识经济;201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胜林;王雨林;庄天慧;;基于文献研究法的精准扶贫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15年12期
2 郭菊英;;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5年06期
3 吴雄周;丁建军;;精准扶贫:单维瞄准向多维瞄准的嬗变——兼析湘西州十八洞村扶贫调查[J];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4 李晓嘉;;教育能促进脱贫吗——基于CFPS农户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年04期
5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6 王进思;;法治新常态下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7 王帅;王祈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03期
8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9 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10 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年02期
,本文编号:1733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73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