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牧童经济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5 01:33
本文选题:牧童经济 + 牧童文化 ; 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男耕女织”的生产结构被定位为我国小农家庭生产结构的规范表述。有关中国传统社会儿童的研究,也鲜有人注意到儿童在小农家庭中的劳动问题。而事实上,“凡是农家出身者,幼年似乎都有过牧童经历”。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家庭中,未成年人参与劳动生产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只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一直未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注意到这一问题,从长时段的角度,用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力求对我国传统社会的牧童经济与文化做出初步的探索。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存在都必定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牧童经济也不例外。在中国传统社会这样一个长时段的大背景之下,笔者认为时间和实践的基础、小农家庭产业基础和理性的经济性基础三者共同支撑了牧章经济的运行。学校教育在我国古代社会始终未得到普及,而与此对应的生产实践教育对农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儿童在这里学习并锻炼未来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技能。农业、手工业、小畜牧业兼有,是我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形式。在男主耕女主织的前提下,小畜牧业中的主要劳动自然落到了儿童的肩上。不仅如此,牧童经济也是理性小农在传统社会既有寿命前提下的必然选择。同时,需要注意从O喍济挥兄环拍恋哪镣,
本文编号:1799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79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