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移矩阵的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本文选题:土地利用变化 + 转移矩阵 ; 参考:《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2期
【摘要】: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量信息对于土地管理和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北碚区2000、2005、2010、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获得了北碚区4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从年均变化强度、地类动态度、地类转变强度及倾向度3个层次构建指标,深入挖掘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北碚区15年土地利用的变化速率、转变强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5年重庆市北碚区的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变化强度呈递增趋势;各类用地在不同时段内变化分异较大,变化相对剧烈的地类主要是建设用地和耕地,耕地减少的强度与城市扩张速度呈正相关;地类综合动态度与地类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有关,单一动态度则反映地类自身的变化情况;地类转变强度和倾向度分别挖掘了地类变化的直观和潜在转变信息,二者结合更能全面地分析地类的来源与转向的情况。
[Abstract]:Obtaining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land use / cover change is important for lan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the landsat TM image of Beibei District of Chongqing as the basic data source in 2005 and 2015, the land use data of four temporal phases in Beibei District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upervision and classification, and the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was established, which was based on the average annual change intensity and the land class dynamic degree. The index of land type transformation intensity and tendency was constructed, the information of land use change was excavated deeply, and the change rate, change intensity and change trend of land use in Beibei district were analyzed in 15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use of Beibei District of Chongqing changed obviously from 2000 to 2015, and the change intensity was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cultivated land reduc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urban expansion rate, the comprehensive dynamic attitude of the ground type is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nd type to the area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single dynamic degree reflects the change of the land type itself. The intensity and tendenc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round type excavate the intuitionistic and the potential informa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ground type respective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analyze the source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ground type more comprehens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863”计划(编号:2014AA06A51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Y30B17-9001-14/16)
【分类号】:F30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云华;郭涛;崔希民;;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强度分析与稳定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2期
2 韩会然;杨成凤;宋金平;;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模拟及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8期
3 孟成;卢新海;彭明军;潘琛玲;;基于Markov-C 5.0的CA城市用地布局模拟预测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06期
4 刘康;李月娥;吴群;沈键芬;;基于Probit回归模型的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7期
5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6 乔伟峰;盛业华;方斌;王亚华;;基于转移矩阵的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挖掘——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3年08期
7 张云鹏;孙燕;陈振杰;;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8 孙雁;刘志强;王秋兵;刘洪彬;;1910-2010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9期
9 龚文峰;袁力;范文义;;基于CA-Markov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4期
10 刘瑞;朱道林;;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J];资源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辉;朱泽云;丁智强;杨民英;;云南石林巴江河岸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结构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5期
2 陈昆鹏;胡召玲;;新沂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9期
3 宁立新;周云凯;张启斌;张天宁;白秀玲;;近19年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4 余军林;罗娅;彭睿文;罗旭琴;;贵州经济后发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地形分异特征[J];贵州科学;2017年04期
5 任启龙;王利;韩增林;徐晓勇;赵东霞;;基于城市年轮模型的城市扩展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7年07期
6 张运清;谢作轮;李秀珍;张骞;;桥梁连陆对海岛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朱家尖岛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年07期
7 巩垠熙;王莺;梁敏;王佩;陈思宇;;地理国情信息支撑下的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J];测绘通报;2017年07期
8 祖健;李诚固;;2003—2013年长春市工业用地置换的时空差异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9 林晓丹;范胜龙;孙巧燕;汤俊红;张转转;;基于GIS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空间模拟与分析——以龙海市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10 万炜;魏伟;钱大文;魏晓旭;冯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尔阜;吴卓;芦海花;付华;;基于线性光谱分离技术的西藏乃东县土地覆被变化监测[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7期
2 杨俊;解鹏;席建超;葛全胜;李雪铭;马占东;;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5年03期
3 孙丕苓;许月卿;王数;;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4期
4 张薇;刘淼;戚与珊;;基于CLUE-S模型的昆明市域土地利用预案模拟[J];生态学杂志;2014年06期
5 王祺;蒙吉军;毛熙彦;;基于邻域相关的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景观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14年06期
6 林坚;张禹平;李婧怡;罗洁;楚建群;;201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4年展望——土地利用与规划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02期
7 吴琳娜;杨胜天;刘晓燕;罗娅;周旭;赵海根;;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8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9 秦鹏;董玉祥;;广州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粒度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2013年11期
10 曾永年;靳文凭;王慧敏;谭柳霞;;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流失及其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2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2 方华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现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3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4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5 樊杰,吕昕;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6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7 陈立民;海河流域山西省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23期
8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新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蔡邦成;陆根法;陈小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运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云鹏;基于主体的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黄旭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堵河流域产流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Laari Prosper Basommi;加纳西北部矿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以及对水质和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8 王亮;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张瑜;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梁栋栋;基于动态邻居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拟及生态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江淑芳;朝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遥感估算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帅;宁夏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李储强;海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04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0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