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差异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本文选题:城市土地 + 利用效益 ; 参考:《山东国土资源》2016年11期
【摘要】:立足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现状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均不高,且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西高东低,南北分化"的格局,空间上体现出"阶梯状"区域梯度递减的分异结构特征;产生空间差异的原因有自然条件、区位差异和产业结构等因素;最后,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和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land use benefit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the method of entropy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ce of urban land use benefit in Gansu Province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land use benefit is not high in every city of Gansu Province,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s obvious. The overall pattern of "west high and east low, north and south differentiation" is presented,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dder" regional gradient decline are reflected. The reasons of spatial difference are natural condition, location differenc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each city.
【作者单位】: 山东天诚国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F3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维;张安明;王丽果;;我国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1期
2 ;绍兴市 强监管 拓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J];浙江国土资源;2013年07期
3 陈国先;土地利用效益评估与在南部的实践[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李明月;江华;;广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03期
5 梁红梅;刘卫东;林育欣;;宁波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梁红梅;刘卫东;林育欣;刘勇;;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模型及其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曹堪宏;朱宏伟;;基于耦合关系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广州和深圳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08期
8 赵晓露;高敏华;高军;;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9 韩璐;谢俊奇;;小波神经网络在土地利用效益分析中的应用——以兰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1年01期
10 李冠英;张建新;刘培学;王小丹;;南京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仁涛;张雅杰;;关于湖北省土地利用效益的思考[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戴菲;陈松林;;基于功效系数法的福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松林;戴菲;;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陈松林;戴菲;;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研究[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仁涛;张雅杰;;关于湖北省土地利用效益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马佳;张晨;;上海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探析[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韩璐;谢俊奇;;RBF模型在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韩璐;谢俊奇;;RBF模型在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张琴 实习生 马锦丽;积极帮助黔南探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N];黔南日报;2013年
2 记者 蒋红梅 通讯员 曹康平;宁波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大增[N];宁波日报;2008年
3 记者 刘华;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N];驻马店日报;2013年
4 驻穗记者 姚嘉莉;珠三角部分地区耕地 15%以上遭重金属污染[N];深圳商报;2012年
5 特约记者 袁开建 记者 顾日升 刘燕 通讯员 李祝海 金国荣;兴化13个项目“零供地”[N];泰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穗浓;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菲;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异特征及障碍因子诊断[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万傲然;基于DEA法的成都市挂钩项目拆旧区复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文吉;南岸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田智博;塔里木上游地区土地利用效益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5 杨静;保定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6 温栋;廊坊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郝建华;新疆塔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赞;济南市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班莹莹;钦州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10 袁凤刚;海门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53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53896.html